这几天各个币圈媒体仍然在热议8月1日市场大跌、全网爆仓的情形,更多爆仓故事曝光出来。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例子是一个2018年以本金1000元入场的投资者。他的开局颇为顺利,就像很多刚入行的新人因为运气仅仅半个月时间,他就用杠杆将1000元本金和后来追加投入的3000元本金共4000元变成了10万。正当他信心爆棚的时候,市场给了他第一次重击,赚回来的钱全部亏光,连本金也赔了进去,还欠下了3万元的网贷。但在这以后,他好运似乎又来了,连赚了3个月,好了伤疤忘了痛,情绪又开始高昂,结果市场再次无情地打击了他,他再次爆仓了。这次,他欠下40万。不甘心的他拿着家里给的钱再一次梭哈,结果又一次赔完,再次欠下8万。重整情绪蛰伏了两个月后,他又问家里要了3万块。这次他又碰上了时来运转,赚到了20万。直到8月1日大跌,5秒内这20万再次清零。从2018年算起,整整两年,不仅赔进了所有的本金,还在每次爆仓后都连累家人帮他还债,不算投入的本金,光还债就花了超过50万。这是个标准的徒模式,实际上也是众多合约杠杆玩家的缩影。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他经历了多么情绪爆棚的时刻,无论他曾经挣到了多么惊人的回报,到头来都是一场空。这种疯狂的徒模式不仅把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也把家人折磨得痛苦不堪,这注定不是广大普通投资者应该效仿的投资方式。因为这种高风险根本不是广大投资者能够承受的。这位投资者在这两年还债用的50万超过了很多普通工薪或中产两年的工资。这种钱一般的投资者是亏不起的。对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一旦玩上杠杆,即便初始本金不大,但在焦躁情绪的影响下,他一定会走上借款、爆仓、再借款、再爆仓的不归路,最终亏进去的钱一定会超过自己的承受能能力,要么因为还不起债被追讨,要么连累家人一起遭罪。因此合约和杠杆对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根本不适合。这位投资者还债还的50万如果从18年开始每月定投比特币和以太坊,到现在为止至少都会有2-3倍的涨幅,虽然没法和十倍币、百倍币的回报相比,但也已经秒杀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投资品。更重要的是,远离合约杠杆这种高风险的活动,自己也会过得更舒心更坦然,不会时时刻刻被市场波动影响情绪、影响生活。我们根本无法预料市场短期的波动,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时间抹平市场的短期波动,牢牢把握住市场总体的趋势,依靠趋势抓住我们能力范围内能把握的机会。这就是定投。以太坊的价格为390美元,距离400美元仅一步之遥,我们定投的时间窗口也仅仅剩下这最后的一段,希望大家把握。
新华社:百倍杠杆!疯狂的币圈带来“暴富”还是“爆仓”?:5月29日晚,新华社发布题为《百倍杠杆!疯狂的“币圈”带来“暴富”还是“爆仓”?》的文章,再次对虚拟货币表示关注。这是新华社在两天内第3次发问虚拟货币。
文章表示,让众多投资者一夜之间账面清零的背后,是“币圈”的期货合约交易。近年来,除了现货交易,期货合约交易逐步成为虚拟货币交易的重要衍生品。此类合约具有双向交易、高杠杆等特征。从表面上看,此类合约可以对冲风险,但更多投资者把其视为“一夜暴富”的工具。因为,加杠杆后,随着“币值”涨跌,收益也会成倍变化。虚拟货币的交易风险远不止价格剧烈波动,在交易炒作的背后还常常伴随着“庄家”操纵市场价格。业内人士表示,虚拟货币交易没有实物依托,价格容易被操纵。尤其是不少“空气币”发行技术模糊,发行上限不确定,存在巨量持有者,极易被“庄家”操纵价格。高杠杆下的爆仓,众多投资者两手空空血本无归,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却在其中稳赚收益。
此前消息,5月28日晚,新华社发布了《1万台“矿机”一个月能“吃”4500万度电!挖的是“币”还是“坑”?》,就比特币“挖矿”带来的巨大能源损耗提出质疑。29日中午,新华社发布《加密货币,是金融创新还是“庞氏局”?》,再次就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发问。[2021/5/30 22:55:57]
动态 | 李笑来微博感叹币圈“真的太残酷”:李笑来发微博称,现在回头看,2017年最后一季度冲进币圈的“大佬”,20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全挂了。点名的话,10 个手指头数不过来。这个领域真的太残酷。 ????[2019/8/29]
声音 | 张绍华:币圈应该是链圈产生的激励机制而非攻击力:6月29日消息,近日,由CCF YOCSEF上海主办、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的链圈和币圈的技术与应用全国性的专题报告会在上海电力学院举行。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党总支书记张绍华书记做了题为《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场景和陷阱》的专题报告,对区块链的概念和六大特征做了生动的讲解。他认为,链圈主要是解决应用场景,币圈应该是链圈产生的激励机制,而不是攻击力。[2018/6/29]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