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财经APP一线消息,腾讯云区块链首席架构师敖萌在参加由万向区块链实验室主办的第六届全球区块链峰会时表示,BaaS并不是把所有的节点放在公有云上,让公有云成为新的中心。大企业内部部署BaaS平台,部署了很多节点和别人的节点连接,有的在自己的私有云平台上,有的在托管的其他平台上。于是区块链变成了云链结合的混合架构。区块链BaaS平台变成了节点托管的云服务平台。
在敖萌看来,区块链局限性是非常强的,智能合约所接受的数据只能从链上读再写回去。另外的是从交易附带参数过来,所以区块链只能读自己内部数据和外面附带交易传过来一点点数据写回去。这一点点事情导致了区块链的功能很受限,只适合做高封闭性、高度虚拟化的业务,和实际业务进行对接的时候会出很大的问题。比如说溯源等实际的业务。
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性,腾讯云提出了通过云链结合辅助数据的解决方案,靠的是云上其他的工具。比如说云上能够提供大数据、IoT、物联网、数据库、人工智能,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大家可以用物联网把设备接入,用大数据分析数据的特性,用人工智能剔除异常数据等。
以下是演讲全文:
非常感谢有机会来到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下腾讯在这方面的工作。
腾讯做区块链有一个口号——“云链结合”,是在腾讯云上提供区块链服务的,不仅仅局限于腾讯云。
提到云,提到区块链大家会想到BaaS。
以客户平台来看,BaaS不是把所有节点都托管在云上,由云来控制区块链的思路。中间蓝色的“企业”是使用区块链很多业务的企业,比如说是银行,可能会跟很多很多企业凑在一起做业务,比如说和汽车行业的企业一起做汽车供应链,和农业企业一起做农业供应链金融。站在他的角度他面临了在自己的私有云环境下发现自己有很多节点需要管理,每个节点使用多少资源自己说了又不算。就会面临一个问题,有很多麻烦的事情需要管理,这时候这个结构和公有云厂商一致做的BaaS平台是一致的,在云平台上有多个节点需要进行管理,这就是BaaS。
发展到2020年,大家再提到BaaS不要误解为把所有的节点放在公有云上,让公有云成为新的中心,不是的。大企业内部部署BaaS平台,部署了很多节点和别人的节点连接,有的在自己的私有云平台上,有的在托管的其他平台上。于是区块链变成了云链结合的混合架构。区块链BaaS平台变成了节点托管的云服务平台。
企业买区块链系统、BaaS平台肯定不是为了有BaaS平台来做业务的,做业务的时候不仅仅局限于区块链技术,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比如说区块链单节点的高可用性,区块链是分布式系统,但自己的节点挂了怎么连接访问区块链节点呢?所以自己的节点必须具有高可用性,像多节点管控、计算资源共享等许多具体的功能。
区块链局限性是非常强的,我是搞技术出身的,我写过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所接受的数据只能从链上读再写回去。另外的是从交易附带参数过来,所以区块链只能读自己内部数据和外面附带交易传过来一点点数据写回去。这一点点事情导致了区块链的功能很受限,只适合做高封闭性、高度虚拟化的业务,和实际业务进行对接的时候会出很大的问题。比如说溯源等实际的业务。
这带来了一个问题,数据来的时候一旦上了链以后,数据的确定性得以保证了,但数据的真实性怎么保证?这个都有很多解决方案。
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云链结合辅助数据更加真实性,靠的是云上其他的工具。比如说云上能够提供大数据、IoT、物联网、数据库、人工智能,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大家可以用物联网把设备接入,用大数据分析数据的特性,用人工智能剔除异常数据等。
有了这些功能后,可以有效地把真实数据上链,剔除有可能被人工篡改的,甚至有可能恶意上传的数据等。
腾讯提供的物联网这部分都有哪些内容?我们提供了很多物联网工具,包括物联网通讯,物联网身份认证,物联网基础网络等,有很多功能在里面。具体要怎么和区块链应用结合呢?看一个实际的例子。
这是我们在佛山做的区块链仓单系统,这个系统是做供应链金融的。供应链金融中有一类重要的应用——贸易金融。采购商采回来一些东西放在仓库里,然后一点点出去卖。正常情况下有100万进100万的货,卖光了再进下一笔货,流动性很差。如果能用金融手段引进来,把仓库里的货抵押给银行。但是抵押给银行的时候真实性怎么得到保障?我们依靠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的东西。这个动画演示了整套系统的工作方法。
首先不锈钢卷运到了仓库里,仓库里有大量的物联网设备,包括温度、湿度传感器,每个钢材下还压着重量传感器等,还有很多摄像头。
进来的时候通过计算机视觉识别名牌,入库整理好,同时还有温度湿度的监控,防止质量出现问题。信息上链后跟货物进行绑定,可以为银行提供接近于标准化仓单的Token,当用户把一卷钢抵押给银行的时候,银行直接练入我们的系统用物联网云看所有货物的状况,知道货物的具体情况,可以调视频云、直播云、点播云看具体的视频,由此接受仓单。保险公司也会接受仓单进行仓储保险等业务。
抵押给银行之后货主拿到了钱快速进第二笔货,效果就流通起来了。区块链起到了当线下资产映射到线上后,这个事情都可以交给区块链了,已经完成了虚拟化和抽象化的工作。但之前这段工作区块链做不到,靠物联网、靠人工智能。
有了这个之后可以把物理世界中的资产一一映射到数字世界中,进一步进行交易,这就是我们做的案例。
我们提供的主要是基于仓单的融资服务,接入的企业包括了保险公司、银行、小贷、保理等。受制于不同金融机构的风控要求,有的可能要求必须有保理引进,有的不必要,比如说小贷公司没有严格的风控可以直接接受Token了,像银行的话中间要引入保理。就提供了一整套基于区块链仓单融资的完整解决方案。
讲到区块链仓单,很多人没有特别直观的感觉,我给大家抽象了具体的过程。区块是按时间累计生成的,一开始的时候借款人企业会把对应货物的信息写入到其中一个区块,形成了未确认仓单,Token还没有生效。这时候物流管理员借助自己的系统看一下货是不是这个货主的,货有没有其他的问题等等,仓单加了物流企业的签名,变成物流企业确认过的。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要接入,要对货进行仓储保险,这时候保险公司的保险管理员也会在区块链上读到物联管理员已经确认过的数据,他再进一步确认货是不是已经进行了保险,再把签名加上去。这时候就生成了区块链仓单,是货主要求申请生成的Token,除了货主的签名外,在经过某一段时间之后在某一个区块链追加了2个签名,有物流签名、保险签名。这个过程后,仓单进入了可流通的状态。
融资还是要把仓单转化为可融资仓单,没有仓单是不放货的,所以要物流企业确认一步。中间还有可能防止一物多低的现象,中间其他的金融企业也可能会进去确认说我没有收到过这份抵押货,在仓单融资中最容易发生的事情就是一物多抵,中间的过程可以自动化进行匹配检查,这些都合成检查过没问题之后这个人可以把仓单直接转移给金融机构了,贷款管理员收到仓单后确认放款,放款之后借款人再确认最后确定转移,完成了整个的仓单转移过程。
这里面混合了很多东西,除了物联网数据来了我们相信外,背后还要有一些主体信用,比如说要求物联企业、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在上面签名。单纯依靠物联网设备提供的数据也不一定可信,物理信用、设备信用、人的信用、机构的信任加在一起才能真正完成一笔复杂的业务。
2019年前9个月仓库存量提升了15%,因为来你仓库存货更容易获得融资,物流企业上了一套系统,虽然系统有点贵,但在主页上会赚的钱更多。讲了物联网+区块链,我还想提合规性问题。
分布式账本+物联网能够实现自动结算,但是自动结算数据的法律依据是欠缺的。缺计量设备的标定、缺计量设备的防篡改。
几年前我为了小孩儿上学在北京买了一套二手房,是十几年的房子,买房的时候会有电卡,要去银行、电信局把电卡写上去。买完房之后一年电信局换智能电表,可以微信缴纳。第二天电信局给我打电话说我欠费3000多度电,我去了他给我看表是机械表,上面加了智能卡的表,两个数不一样。机械表转出了6000多个字,但是电子只读到了3000多个字。
传感器计费端和实际计量的物理发生不一致。我说从法律上讲,你这个表可是国家认证过的,既然已经收了我的钱凭什么现在说又不准了呢?他说《计量法》测出来说机械表是准的,但是智能表计量法没管。
我们面临区块链+物联网的同一个问题,国家规定的计量只计量到了转数,接下来物联网读取过来再传输的过程国家没管。
怎么办?这需要立法里呼吁,否则我们做这样案例的时候永远会出这样的问题。结算了一段时间后自动结算出来的人家告诉你是不一致的,东西出了问题。《计量法》应该进一步往前走一步,把计量的问题解决掉,要给输出的数加一个签名,签名的证书谁来发?我只是提出想法,最后要靠各位专家来。
今天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