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E:品牌扎堆数藏赛道 下半场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

7月20日,巴比特主办的“Web3.0数据分析与隐私安全”论坛在中国未来区块链创新中心开启。

来自亚马逊云科技、数美科技、ADVANCE.AI、NFT中国、纯白矩阵、宇链科技、趣链科技、杭州国际数字交易有限公司、无界版图等企业的嘉宾登台分享,共同探讨Web3时代新机遇、新挑战。

在《品牌扎堆数藏,底层架构如何为新赛道赋能》这一圆桌环节,主持人,巴比特副总裁、无界版图联合创始人马千里与五位嘉宾展开了精彩对话,他们是:

纯白矩阵数字藏品负责人赵敬博;

宇链科技数字藏品负责人郑晓峰;

趣链科技底层产品负责人刘宫平;

NFT中国联合创始人、CTOCharlse;

杭州国际数字交易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林洋。

以下内容来自圆桌实录,经巴比特整理。

马千里:爆款NFT杰伦熊PhantaBear是由纯白矩阵提供技术支持的,你觉得Web2项目进入Web3,挑战是什么?

赵敬博:

在NFT这块,我想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壁垒。比如说你有没有做足够的压力测试,本来比较火的项目,当大多数用户在同一时间MINT可能就会造成崩溃。比如,有没有做足够的安全测试,当黑客利用漏洞,然后去盗用你的数据库,这对项目非常不好。比如,你是否比较熟悉机器人科学家,他们以极低的价格囤积了太多量体,然后在二级市场开始后抛售,这对项目也非常不好。即使是非常知名的品牌,比较火的艺人,他们都可能忽略这些问题。

其二是运营。它跟传统项目不大一样,NFT不光是小图片售卖,它还包括前期的MINT宣传,然后是中期、后期,它是贯穿整个活动的一个完整策略,你如果没有足够满足Web3用户的口味去获得他们的共识,你的项目也不一定会做得好,起码跟你的预期会相差甚远。

马千里:宇链和趣链都是非常底层的技术公司,数字藏品的底层环境还特别多,比如底层链的选择可能会让企业左右为难。然后,底层环境也有不可能三角,就是拓展性、兼容性、速度、效率等方面会有各自不完善的地方,你们是怎么去克服这些挑战的?

郑晓峰:

我是负责运营的,回答这个比较技术的问题。

首先,现在国内市场上接近1000家的数藏平台,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用到链的,它完全是一个中心化的软件在卖图片。其次,做NFT,也有分国内市场跟国外市场,你面向的市场决定了你选择链的类型。你要去走海外市场,那选择国内的联盟链我觉得可能不是特别合适。相反,你想在国内相对合规,你必然还是要选择国内的联盟链。最后,既然选择联盟链,效率、安全性、可靠性这几点,我作为运营的人,我不太去纠结这些东西,我更多纠结的是它能否满足我当下的需求。

因为对于我现在运营的NFT项目来讲,二级市场从政策角度来讲现在还不太明朗,未来可能会明朗,我们到目前为止是不开二级,更多是纯一级发售,或者是从收藏,从实体赋能,权益赋能的角度去做,那它其实对并发的技术需求并不高。那么,你要是想在国内做合规的、拥抱监管的数字藏品类项目,绝大多数的联盟链我认为应该是够用的,当然还是取决于你们怎么想。

刘宫平:

其实现在数字藏品大都是中小平台,这里背后反映出来的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公司主体的背书问题,这些中小平台的模式,它们的技术能力也好,潜在风险也好,相对来讲会比较大一些。用户在这些平台上去购买,他资产潜在损失的风险也相对比较大。

而相对大的平台在这些方面上会更有保障一些,不管是技术或是背书能力都是能支撑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马千里:NFT或数藏作为各大公链或联盟链的链上数字资产,将来链上数字资产的互通流转可能会是怎样的发展路径?普通用户去真正理解区块链的链上操作,是否会因为门槛过高而造成很大的学习与实操障碍?产品端应该如何准备?

Charlse:

国内各个平台基本上都是联盟链,联盟链之间如何进行跨链我们也一直在探索。

其实,企业间的合作是一种方式,另外我觉得也要时刻关注监管层的动向,比如像数字人民币,它有可能会成为进行跨链或者交易的一个媒介。另外,我们看到一些区块链的联盟,比如说像BSN联盟,在联盟当中各自的区块链,去遵循一定的标准,然后进行跨界操作,这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从Web3的角度看,中国跟国外确实会有一些区别,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做到像国外那样完全基于公链去做,完完全全的去中心化。但中国很有可能会出现很多条联盟链,联盟链之间遵循固有的一个协议,或者是国家统一出台的一个标准,然后去开展资产跨链的业务。

林洋:

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技术,比如两个联盟链之间通过技术协议、接口去沟通,然后是等待国家级的基础设施,大家一起加入这个组织。

但我想非技术层面其实更重要,就是需要完成对数字资产本质的认定。以文化产业里版权类的资产为例,即带版权的数字产品为例,对版权的认定,对资产本身的认定,它需要多方达成一个共识,需要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有效的资产,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实现两个链之间的资产流通,否则技术问题解决了,但业务逻辑上也不行。

关于你刚才说的用户教育或者说用户认知提升的问题。我们有个理念,越开放越透明,用户会觉得是越可信的。国内现在用户对区块链的认知参差不齐,对业务平台来说,用户教育也是业务平台应该承担的一部分责任。

我们需要把这个数字资产它如何被认定,如何形成资产,以及在上面投资资产是如何从一个地址流向另一个地址,这一整个过程,它是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不可篡改的这样一个故事相对完整的描述给用户听,以便他更好得参与到我们生态里,然后使得我们业务平台变得更加可行。

马千里:短期内有如此多团队入场布局,对于想要入局的企业或团队来说,各位作为资深的行业从业者,是否能从各自的角度给到一些中肯的建议?以及,你们对于NFT或数藏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期待呢?

赵敬博:

从去年6月份支付宝开始做数字藏品,从一年时间内大家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无限可能性,大量的人涌入进来。好的方面我觉得肯定是会提升数字藏品的质量,因为大家卷起来了。不好的一点在于基于联盟链后,各自为政,如果一些平台倒闭了,用户热情也会受打压。

大家都看到了上海支持这个产业的红头文件,对行业发展还是非常好的。未来,在一个有序的、安全的监管下,慢慢发展,我觉得未来还是非常有希望,非常期待。

郑晓峰:

我觉得行业出现了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但是,行业难道只有炒作吗?发个图,然后炒起来,我想行业不会一直这么发展下去。

我们一直都有做区块链的安全芯片,我们芯片是可以跟实物结合的。你看现在的泡泡玛特,他有交易,但它交易完成后,后续的价值跟这个品牌方其实是脱钩的,有没有可能我去用芯片跟实体产品进行绑定,然后把后续的价值和品牌链接到一起,我觉得这个是比较有意义的,我们已经做了大概有三个案例。

我们公司现在基本上是以一个发展的眼光在看待这件事情,站在元宇宙的角度去看待市场。所以,我们现在更多在考虑数字产品还是要破圈,不能老是围绕着二级市场的事情上。

我觉得随着政策的开放,会有一部分平台有二级资质,但绝对不是所有人。我都觉得我们宇链也不一定能拿到资质。所以我们更多的想着往着实实在在,接地气的,让数字藏品跟实际产业结合到一起。

刘宫平:

对于创业者,我的建议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价值,能够给客户提供怎样差异化的服务。现在平台这么多,而在大平台面前,你如果跟他们做同样的事情,它的平台背书、流量都是你远远无法达到的。

对于未来的展望。我们看到,大家在发售数字藏品时,也会附带一些发行方的线下权益,比如门票、线下优先体验权等。体育赛事方面,也发售过像冬奥火炬,亚运会吉祥物等,这些也是结合数字藏品去推广中国体育文化。我觉得未来在数字营销和体育场景等方向可能会有很多的发展。

另外,现在平台很多很杂,以后是否会出现一条真正的超级大的数字藏品的联盟链,把所有中小平台聚合上来,大家作为节点入驻进来。然后通过激励措施、治理措施,让大家可以共同分配联盟利益,并接受市场的调控、监管。然后,真正的艺术品,比如价格昂贵的艺术品,或者其它一些东西,能够在上面发售。我们也正在做这样的一些事情,推动整体的一个联盟链搭建的方向。也希望这个事情能做成,大家可以互相合作,共创共赢。

Charlse:

我觉得无所谓好坏,它更多反映了市场背后旺盛的需求。既有生产侧的需求,包括品牌方,人创造者,同时也有消费者侧的需求。

因而,我依然比较看好这个行业,数藏其实是创造力变现的非常好的载体。未来,我想创作者会进入一个更加能够发挥好创造者经济本质的平台上去,小平台会慢慢消亡。

林洋:

我想NFT并不等于数藏,NFT对应的应该是广义的数字资产,或者是说资产或者数字化的一种封装、映射的工具。

在未来,它应该是解决这些切实的资产,或者权益的一个可行的、自动化的流通的功能。它并不是现在我们说的相对狭义的一个概念。

刚才说的,资产需要具备一定流动性。现在一级售卖完以后,没有给到一定的流动性。其实,现在关于数字藏品背后资产的权益定义的问题没有明确,所以当下要限制它的一个流动性,正是因为权益不明确,所以说要限制。你不能说交易一个“空气”。

来源:DeFi之道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MEXCSOLA:Solana「迷惑行为」:造手机、开门店

加密公司或产品走入线下,考验的是大众市场的接受度。撰文:凯尔在三星、阿迪达斯等实体品牌纷纷进入链上元宇宙空间构建虚拟商铺时,公链Solana反其道而行,在纽约开起了实体门店.

[0:15ms0-7:63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