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形势越来越复杂散户越来越难

首先动荡的国际局势

自打美国内忧外困、地位受到威胁以来,在各个方面出手不断。

主要集中在军事和货币方面,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互补效应很强。

很多人都可能已经不管住俄乌战争了,但事实上从今年2月24日以来,俄乌战争已经进入第六个月了。

俄乌战争的爆发,相当于在世界范围内点燃了一个炸药桶。

首先把侵略的帽子扣在了俄罗斯的头上,顺手来了个经济制裁,然后再让欧盟联合对俄罗斯封锁,接着在国际上大造舆论,并且把俄罗斯踢出了Swift结算体系,同时自己和欧盟对乌克兰实行军事援助。

这一套王八拳下来,直接把俄罗斯给干懵逼了。

但大帝也不是好惹的,心说美国跟我干,我隔得远够不着,欧盟这帮吃着我天然气的还敢这么得瑟,那必须断了你们的气。

所以欧洲一下子就从无忧无虑快乐生活的黄金时代,变成了什么都涨能源更贵的青铜时代。

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上,美联储开始加息,利用美元潮汐来收割全球,斯里兰卡也因为作死顶不住直接破产了。

因为之前欧洲是负利率,现在美联储加息,大量资本抛售欧元兑换美元,也导致欧元迅速贬值,前段时间甚至到了1:1的美元汇率,创下20年来新低,日元的逻辑基本相同。

这两板斧砍下来,其实最难受的是欧洲。

欧洲在能源上受制于俄罗斯,甚至有的国家也不管碳排放了,也不吆喝环保了,直接开启煤电厂来供电。

在货币上受制于美元,因为美联储加息导致欧元贬值,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恶化,欧洲央行也不得不开始加息。

在经济上受制于自身,欧洲国家近些年除了法国德国之外增长都很缓慢,本身也没有新的增长点。

反正俄罗斯有没有被玩明白我不知道,但这把实实在在的把欧洲给收拾的服服帖帖了。

美国就像一个拳击手,依然是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策略依然奏效。

只不过这个拳套上,已经出现裂纹了。

其次,国内情况冷暖自知

今年是疫情的第三年。

鉴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国情,也有着截然不同的防疫政策。

近期疫情再次反弹,但再也听不到众志成城齐心抗疫这样的声音。

疫情三年就像打仗一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大家可能还没有竭,但中国大部分老百姓都已经竭了。

在本周三的直播里,良心哥算了一笔账:

从政府角度而言,地方财政负债率居高不下,现在很多地方的公务员、老师先是被减薪,就这还发不下来。

在之前的初中地理课本里,大家都学过中国的地势呈三级阶梯状:

西部海拔高于4000米的一级阶梯,海拔在1000--2000米的二级阶梯,以及海拔在500米以下的三级阶梯。

实际上在经济发展上,跟这个三级阶梯很像。

沿海城市相对发达,财政有盈余;

中部地区经济一般,勉强能维持,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需要被扶持。

但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加上南北差异。总体来说是东南沿海地区领先北方大部分地区。

在介绍完大背景之后,我们再看看数据。

可以这么说,中国只有五六个地区财政是有结余状态,其他地区全都是负债,而且有的地方负债很高,只能靠财政转移支付救济。

你可以这么理解:

一大家子三十几号人,就靠五六个能挣钱的兄弟姐妹养着。

这是从地方财政方面来看,祖国虽然强大,但日子依然很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却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原因。

我们再从家庭为单位来算一笔账:

中国有14亿人,其中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不具备劳动力,这部分人口数量是20%,也就是有2.8亿人。并且要命的是,我们国家正在持续地进入老龄化,预计到2050年这个比例将超过30%。

如果单纯是这样并不可怕,因为日本现在的老年人比例已经很接近30%了。

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国家2021年的新出生人口跌到1062万,还不如新中国成立时候的人口出生数量,这个事情有多恐怖,你们自己琢磨。

我们再来看,中国未成年人数量目前超过4亿人。

也就是说,无法参与工作的人口数量近7亿人。

问题还没完,18岁以上=适龄工作人群吗?

显然不等于,现在条件好了,18岁是正上大学的年纪,起码要4年后才会步入社会开始工作。

今年不是有新闻说应届生毕业人数是1076万吗,那么这个数你乘以4,大概就是全国大学生的数量。

到这里我们算一下,在这个世界第一大人口的国家里,未成年人4亿人,大学生约4000万人,老年人2.8亿人,合计7.2亿人。

也就是说,偌大的中国,有一半人是没有工作的。

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

在剩下的7亿人里,还有男女之分,我们假设男女比例各一半,也就是3.5亿的男性和3.5亿的女性。

男性人口中工作的占比超过95%,但女性的有多少?答案是没过半。

我们按45%计算,全国有近1.6亿女性在工作,男性则是3.3亿左右。

合起来算,全国适龄工作人口里,劳动力只有5亿人。

算到这里你也明白了,5亿人在工作,养活14亿人,平均一拖三。

其实跟现在的家庭状况很像:男人工作,女人带娃,孩子上学。

说了这么多,算了这么多数据,其实就是一句话:中国的基本盘还是很脆弱,我们的压力其实真的很大。

所以国内的问题,总结起来有这么几点:

1,全国通胀压力大。

2,地方财政负债多。

3,企业出现破产潮。

4,家庭收入在减少。

5,灵活就业创新高。

6,新增人口创新低。

至于有多少人没受冲击,有多人收入锐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从国际到国内的基本形势讲完,其实大家心里也都很清楚自己的事情,我们再从行业内看看一些具体和直观的情况。

监管政策下行业畸形发展

自比特币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天然地不被主权国家待见,尤其是强主权国家。我们国内这么多年来一直是不支持、强监管的态度,并且手段措施逐步升级。

对行业影响较大的几份文件,分别是

17年的94文件,定性了ico是非法集资并且将交易所赶出大陆。

再就是去年的519让矿业在大陆没有了生存土壤,曾经的矿工圣地,不得不远赴重洋,出海找新矿场。

随后是去年的924文件,直接将数字货币交易定性为无效民事行为,不受法律保护,这一文件直接吓退了很多投资者。

所以在币、矿、交易、交易所这四个环节上,可以说是实现了精准打击,甚至在业内形成了共识:要想做项目,肉身必须出海。

以至于现在新加坡成了web3的新主场,那里才是冒险者们的乐园。

而国内的从业者,无一不兢兢战战如履薄冰,生怕自己碰到了红线,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就进去了

这样就导致了一个局面:真正能做事想做事的都跑国外去了,而留在国内的项目方没有一个不是垃圾。这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

在国内这种强监管下还敢做项目的,如果不是为了钱还能是为了什么?

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这种大环境下,政策不仅没能起到切除瘤的作用,反而让瘤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猖狂了:

既然你说国内不能搞,那我就去海外搞咯?中国人最擅长的不就是中国人吗?只要我有勇气出海去,你又能奈我何?

所以从去年开始,一大批项目方和子都是先出海,后做事。

如果你到人家鱼塘里去摸鱼,那人家肯定要打你的。

但如果你是站在岸边钓鱼,哪怕是电鱼,都算你有本事。

钓鱼,就是项目方出去之后开始割韭菜。

电鱼,就是像犯罪团伙肉身在海外然后开展盗币类业务。

此类情况,目前监管部门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民财产安全被这帮吊毛血洗,却又无能为力。

虽然部里也有一些动作,但依然没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该被割的韭菜,还是照样被割。

从长远来看,在区块链这条赛道上可能还会有华人的身影,但已经跟中国没什么关系。

一方面是因为特色政策导致行业畸形发展,而另一方面在这方面的差距正在被不断地拉大。

在国外各类生态的项目层出不穷,而且在资本的推动下已经初步形成了生态系统和产业格局,而国内则是一片荒漠。

换言之,在区块链世界里,中国已经丧失掉了主导权。

总结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三点:

1,国际局势不稳定,加上通胀和美联储加息,全球经济衰退等因素,美元才是当下最好的避险资产,数字货币市场会面临流动性压力。

2,国内情况非常之难,大家也都在共克时艰,所以哪怕老百姓想在这方面有所投资,也受限于荷包压力。

不要说往里边投钱,不从里边割肉撤资都算是有信仰了。

3,好项目不在国内,在国内的没有好项目。目前国内的项目依然是在以+割的方式继续生存,在技术方面也没有新的突破——哪怕是dcep。

长此以往,哪怕在经济回暖之后,我们在区块链赛道上依然没有主导权,依然是要捧外国人的臭脚,甚至去当他们的韭菜。

所以,中国的韭菜想在币圈赚钱,这个事情只会变得越来越难。

毕竟在生态链上,我们大部分人只能以投资者的身份去参与,不可能主导,不可能建设,只能去给项目做高风险的投资,然后面临不确定性的结果。

可能现在对于大家来说,更重要的不是如何投资赚钱,而是如何让自己先生活下去,口袋空空的时候还想着暴富,跟卖火柴的小女孩又有什么区别呢?

虽然近期行情有反弹,但这并不意味着牛已经回来了。

守好自己的钱包,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吧。

有耐心,才是真正有能力的表现。

来源:金色财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4:79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