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链桥开发商OrbLabs近期宣布获得由Bain领投、SevenX等参投的450万美元融资,将专注于开发跨链桥模型,以确保消息和资金在不同链上的低成本交换。
跟以往跨链桥项目不同之处,在于OrbLabs将经济成本和安全置于相同的考量地位,将遵循成本、速度和规模等三重因素的均衡去设计产品,目前计划将推出Earlybird作为跨链消息传递协议,专注于满足对跨链通信和消息传递的需求。
其次是基于Earlybird之上开发的Magiclane,将在消息传递功能之外具备跨链Token交换的功能,但其基本功能和框架将和Earlybird保持一致,以最低成本复用现有资产和代码资源。
两款产品将供项目方按照自身需求选择,可低成本、快速部署高安全的跨链dApp,免去调用跨链桥的高昂费用和安全风险。
用模块化思维构建跨链桥
首先从跨链桥的设计思路入手,目前存在着三种方法:
安全第一,使用基于共识协议的轻客户端实现,代表如Cosmos的IBC;基于验证者的共识系统,在链下验证,链上只负责传递结果,如LayerZero和Wormhole;基于惩罚机制的类OptimisticRollup跨链桥,依赖于争议期的有效性核查,无争议自动放行,如Nomad。以上三类均各具优势,但同时都遭受过安全危机,甚至遭受过累计1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被盗危机,即使是最安全的IBC,也会面临效率方面的取舍。
而OrbLabs的思路并非是致力于解决以上三者的问题,而是引入了组合性、模块化的思路,其在Earlybird框架下,构建四个不同的跨链协议,分别用于不同需求的项目。
其借鉴L2或者模块化公链的思路,可以将大规模的计算转移到更低成本的公链上,如各类Layer2或者模块化公链,同时将资产仍旧存放在以太坊等底层L1公链上,只负责结算和最终确认。
OrbLabs的目标是提供一个聚合端点,不同的开发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开发库去构建自己的跨链协议,比如说对于10万美元的消息传递,GasFee最优是首选,但是对于10亿美元的信息传递,安全性是首选。
Thunderbird:对于GasFee消耗和速度进行极致优化,和目前主流协议比可降低至20倍的成本;Rukh:类Nomad协议,基于惩罚机制的跨链桥,同时可避免Nomad的现存问题;Caladrius:类IBC协议,基于信任最小化机制,可在以太坊运行并且比IBC更为廉价;Griffin:Thunderbird+Rukh+Caladrius,结合前三者的特点,并非常灵活。
从以上机制可以发现,OrbLabs的思路就是不断叠加和解耦,在自身Earlybird产品线内集合目前所有的主流跨链桥特点,并对其进行重组和调用,以满足不同开发者的灵活性组合要求。
在Earlybird之前,选择跨链桥是件“从一而终”的事,任何跨链桥都有其特点和局限性,而Earlybird让不同的dApp在区块大小、交易规模和交易类型方面进行权衡,如果是较为固定的需求,如DEX、转账等可选择安全第一,如果是较为灵活的需求,则可选择弹性较大的跨链协议。
资产跨链的“信息化”
某种意义上,OrbLabs捕捉趋势的能力是敏锐的。实际上,跨链桥已经被“互操作性”一词取代,后者更贴切的描绘了跨链双方地位是平等的,单方面的操作能力并不能代表跨链的未来。
而在互操作的对象上,OrbLabs认为未来Token等资产将会和信息一样,变得简单且安全,最终都会成为一种特殊的消息格式,而不用严格区分跨链对象的类型。
在此基础上,OrbLabs将会推出基于Earlybird的资产跨链协议MagicLane,其专门负责代币在不同链间的传递和互换,计划支持以太坊、Moonbeam、Evmos、Polygon、Arbitrum、Optimism和Fantom,基本涵盖当下最主流的EVM、Cosmos和波卡生态,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其最重要的功能是简化当下复杂的跨链协议,可以让开发人员使用单一合约和不同公链的Token/dApp进行交互,让开发人员轻松构建全链应用程序。最终实现的是一切链上数据都变成跨链消息,不论用户从哪条公链进入,不论dApp运行在哪条公链上,后端都可将其涉及的计算、交易和信息回传移动到最佳性能的公链上。
从用户侧的视角来看,会直接简化访问多链、跨链、全链dApp的途径,与用户交互的是统一的数据格式和信息类型,这也是大规模用户进入Web3的唯一有效途径,只有足够的廉价和易用,才能解放链上的应用潜力,比如构建接近免费和高效的多链DEXs。
在本次融资之后,OrbLabs表示会尽快发布白皮书和官方开发文档,以供开发人员测试产品,而实现这一宏大愿景的问题在于,当前的OrbLabs仅有RichardAdjei和FelixMadutsa两位技术创始人,目前仍在招聘全栈工程师和BD人员,对于其复杂的产品架构而言,当前的开发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结语
OrbLas的本轮融资额并不高,但其代表了跨链桥的未来发展趋势,即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多链互操作性,为此必须使跨链桥在足够灵活的同时保持足够的安全性,既能满足大规模调用的负载需求,也要保证其安全性不受影响。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