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证曾被认为是区块链系统的灵魂,是区块链系统中不同主体所拥有权益的承载。但2017年以后,随着区块链上一波热潮涌起,通证成为各种打着区块链名义的项目方通过ICO等方式发行的融资代币。但这种代币,既非股权,也非债权,而原来被普遍认可的区块链系统中不同主体的权益,并没有以通证的方式得到体现。
同时,区块链从一开始出现,就有另外一个分支开发运行无币区块链,也就是没有通证的区块链系统。这类系统以联盟链为主,包括了Linux基金会发起的Hyperledge,R3CEV推出的Corda,以及国内的趣链等。
那么,区块链里的通证到底是什么?区块链不要通证到底行不行?如果不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通证设计?
通证是什么?
通证是随着区块链兴起而流行起来的一个词汇,其本意是计算机网络发展早期的令牌环网中的令牌。在令牌环网中,所有节点共享同一个通信信道,但只有拥有令牌的节点,才有权力在网络中发送信息。区块链系统借用了令牌的英文TOKEN,作为区块链中不同业务主体的权益承载和利益表达。
随着大部分区块链项目ICO、IEO或STO等融资方式的出现,通证又成为这些项目进行融资的工具和载体。因此美国证监会才会按照证券的管理办法,对区块链项目方发行的通证实行监管。但这些所谓的“通证”在权益的表达上是缺失的,并不具备传统股票的一些权力,比如并不能通过二级市场收购进而获得对项目的控制权。
ICO、IEO以及STO在我国并没有获得法律上的许可,其行为被视为非法集资。如果不通过发行通证,而是采用传统方式,比如项目方通过股权融资,或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公募或私募,或者在项目质量达到一定标准后进行正规的IPO,也可以达到项目融资的目的。当然,传统的融资方式存在环节多、流程多,对项目方和项目质量要求标准高,融资持续时间长等问题,但这些问题也是与项目自身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对融资需要进行的风险管控相匹配的。很多披着区块链外衣的项目或者质量达不到要求,或项目方初心存在问题,尽管国家三令五申禁止ICO、IEO以及STO,这种融资方式仍然大行其道。
德国上市矿企Northern Data的客户将合同订单量增加超过200 MW:1月4日消息,德国上市矿企Northern Data宣布扩展一份价值1亿美元的ASIC芯片客户合同。来自比特币挖矿行业的现有客户正在使用一个扩展选项,该选项是在今年年底推出的。1亿美元的ASIC芯片订单量相当于超过200 MW的额外容量,将分配给Northern Data多达五个新的斯堪的纳维亚和加拿大数据中心地点。由于客户需求的巨大增长,这些新的HPC数据中心的扩张正在加速。
此外,在2020年12月中旬,该公司预测2021财年的收入为3.5亿欧元至4亿欧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 )为1亿欧元至1.25亿欧元。(DGAP)[2021/1/4 16:24:19]
区块链的本质是什么?
从根本上讲,区块链是对数据进行的全网一致性分发和冗余存储。这种数据传输和存储方式的改变,极大降低甚至消除了各节点之间原来的信息不对称,消除了整个系统对原信息系统中心节点的依赖,为系统从原来的中心化、他组织变为去中心化、自组织提供了技术和系统架构上的基础。
区块链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在于通过由区块链底层技术构造的去中心化信息系统,将重构整个社会的组织架构和生产业务流程。重构之后的社会组织架构和生产业务流程,将实现社会组织架构和生产业务流程的去中心化,在拥有对等数据的前提下,进而实现社会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去中介化,以此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效率。
此外,每个节点占有了更加完整的数据,也就拥有了更加强大的业务能力,就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更多新的业务。
区块链不要通证到底行不行?
区块链系统依据应用面向对象,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公有链是非准许链,是面向所有人都开放的系统,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进入自由退出,不需要任何人的批准。联盟链和私有链是准许链,需要批准才可以进入或退出。联盟链面向有业务关联的多业务主体。私有链面向单一业务主体,多用于企业或组织机构内部的单一业务管理。
BTC跌破9200美元关口 日内跌幅为0.95%:火币全球站数据显示,BTC短线下跌,跌破9200美元关口,现报9199.9美元,日内跌幅达到0.95%,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20/7/14]
公有链可以不要通证
因为公有链面向所有人开放,所以,公有链承载的业务在逻辑上就不可能过于复杂,也不可能建立起很长的业务链条。在信息系统的架构上,公有链基本不存在可以被去掉的中心环节和中介环节。目前公有链系统通过所谓通证激励实现社群裂变获取更多流量,这也是由公有链自身特性和所面对的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公有链在通证设计方面很难有更多的选择和设计。这种操作,其本质上还是互联网的方式。
因为公有链逻辑链条简单,业务流程短,即使在公有链上需要承载不同主体的权益,这种权益也不可能特别复杂,最多是对传统已有权益的替代。因此,公有链可以不要通证。
Jade在微信公号“禅与宇宙维修艺术”发表的《通证经济悖论:激励机制、社会生产、后资本主义》深刻指出:“如果经济激励对某种行为动机是有用的,那token一定不如法币或更稳定的货币更有效,因为它们才是有购买力的真金白银。如果经济激励对某种行为无效,那么无论多么完美的通证设计都会失效,因为违背的是人性规律本身。如果钱可以驱动某种事物,那资本主义势不可挡地发展几百年,还会把机会留给我们吗?”
联盟链最需要通证设计
联盟链面向多业务主体,并且需要通过批准才可以进入和退出,因此,联盟链可以承载现实生活中很多关键性业务应用,也可以承载有业务关联的多个业务主体,并且可以通过链上数据共享,实现对原有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重构和优化,进而去掉原有系统中不再必须的中心环节和中介环节。这既提高了生产生活效率,还可以实现对原有中心环节和中介环节占有的利润的重新分配。
联盟链可以实现对原有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的重构,在理论上,这种重构不通过通证设计也可以实现。但如果不通过通证承载相应的利益,就需要通过顶层设计,直接与原有体系中的各种利益既得者和原有的体制机制发生正面冲突和博弈。这种冲突和博弈需要付出多大代价,最后博弈结果如何,恐怕还真不好计算。就如同历史上的改革一样,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USDC Treasury在销毁2000万枚USDC:Whale Alert数据显示,北京时间12: 45,USDC Treasury在以太坊网络上销毁2000万枚USDC。[2020/6/27]
而区块链系统通过通证,将原有利益结构下的各种权益进行解构,解构之后再重新加载到不同的利益主体之上。通过这种利益驱动,原来被组织的各种利益主体将主动进行新的利益重组和业务流程自组织,自下而上实施新的结构化改革,显然其推进速度会更快,推进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而所谓无币区块链,仅仅是提供了联盟链的信息技术架构,并没有提供业务流程优化的抓手。在这一点上,无币区块链作为区块链系统是不完整的。
摩根大通是一家业务遍及全球的金融机构,但其集团内部各机构间的业务往来,必然要受制于各国政府以及各个政府不同的制度安排的管控,其业务效率受到极大制约。如果不通过发行通证,而是直接在原有的体系架构和业务流程上进行改造,就必然要由摩根大通逐一和各国政府机构进行谈判,谈判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摩根大通以自身的信誉和存在银行的资产作抵押和担保,通过发行自己的代币JPMCoin,用于其业务体系内的机构客户间的业务结算和清算,既很好地规避了各种政府监管,也得到了近乎实时的清算效率。摩根大通的这一作法,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促使各国政府和机构重新审视自己对跨境业务监管的法律法规。
私有链可以有通证,也可以没有通证
私有链更多用于小范围的固定组织内的单一业务场景。通过对固定范围内的信息和数据的共享,可以进一步优化组织内部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明确责权利。
因为私有链局限于单一业务场景和固定范围,其中心化程度较高,业务关系和逻辑关系也都相对清晰,原有体系应该有比较完整的KPI指标,不再需要额外的利益载体再来重新加载原有的利益配置。但如果原有的KPI指标体系完整程度不够,或出于某种原因在公开公正角度还有一定的欠缺或不足,则可以考虑在原有KPI指标体系之外,再加载相应的通证设计,对原有的KPI指标体系做到有益的补充。
行情 | BTC短线反弹至7200美元上方:火币全球站数据显示,BTC短线反弹,重回7200美元上方,现报7230美元,跌幅为5.37%,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19/11/22]
通证发挥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区块链应用的重点在联盟链。联盟链的作用,是在所有节点拥有相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赋予通证各种对应的权益,推动和促进各节点更加快速和顺利地实现节点间的自组织和业务流程的重新架构,进而实现系统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的目标,最终提高生产生活效率。
区块链要实现的目标,本质上也是我们国家四十年改革开放追求的进一步市场化的目标,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目前正在进行的结构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要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最有效途径。在这场结构化改革中,区块链的通证设计提供了自下而上的另外一条道路,即不是通过由上而下直接改革原有的业务流程,不是直接调整和更改相应的制度、法律和规定,而是自下而上,通过节点间的自组织,直接实施业务流程的优化。这一路径也是为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经验所验证的,是另外一个维度的更深刻的改革。
通证如何发挥作用?
通证设计必须要能够落地,要有可执行性。否则,再漂亮再完美的设计,都会是一张废纸。那么,什么样的通证设计才会发挥作用呢?
通证设计的前提是所有节点在占有数据上的一致性
通证是推进市场化改革和结构化改革的又一抓手,但这一抓手一定是建立在系统内所有节点占有数据完全对等的基础上的。如果脱离这一前提,不要说通证设计,连区块链系统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区块链系统建立以后,与区块链系统建立以前,在数据的一致性占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即原有的中心节点公开发布了哪些数据,这些公开发布的数据,在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上可能会带来哪些方面的优化,哪些中心环节和中介环节有可能被去掉。
动态 | 观点:区块链外在牵引与数字文化产业内在发展需求推进区块链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应用:据人民论坛网消息,同济大学人文学院艺术与文化产业系教授解学芳发表分析文章《区块链与数字文化产业变革的内外部向度》。文章中表示,区块链看似是生产力,但其作为去中心化的自组织更具有新兴生产关系的特点。区块链技术的演进带来系统与程序设计理念的变革,推动消费者、企业与资本之间分配关系与信任关系的重构,并以社区自治为核心组织关系颠覆现有商业组织模式。文章还提到,区块链在文化类金融产品、数字文化贸易等方面也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有望在数字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跨境支付、贸易结算、衍生品合约的买卖等点对点交易方面发挥作用。区块链技术的外在牵引与数字文化产业的内在发展需求,正协同推进区块链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大放光彩。[2020/1/28]
另外也要关注还有哪些数据没有被公开发布,公开发布的数据和未公开发布的数据是什么关系,在业务逻辑上是相互独立,还是有内在的关联。也就是需要对系统的数据流、数据归属、数据权限要进行深入分析,这样才有可能建立起合适的通证设计的框架。
通证设计必须结合场景实现流程优化
区块链的产业优化重点在联盟链,在于实现产业组织优化和产业业务流程的重构。因此,通证的设计必须结合产业特点,必须要深度匹配产业原有的业务逻辑,解决该产业原有的业务痛点。这一点也是对数据全网范围内一致性分发和冗余存储带来的资源耗费的补偿。
通证所承载的权益,必然是与特定产业、特定场景和特定的流程环节息息相关的。通证的设计、流转和通证作用的实现,也必然是局限在特定的产业逻辑范围内,是对该产业逻辑范围内相关节点的利益进行的调整和再分配,是对相关产业业务流程的进一步优化。不存在通用的通证设计方案。
在通证设计过程中,要准确区分两个阶段,以及两个阶段之间的联系。这两个阶段,即原有数据中心化存储阶段,和区块链改造以后的数据去中心化全网一致性分发和冗余存储阶段。在前一个阶段有哪些场景、环节和流程,每个场景、环节和流程中有哪些不同的主体,这些主体的利益点在哪些,利益空间有多大。在后一个阶段,其业务场景、流程和环节,与第一个阶段又有哪些不同,多了哪些场景、环节和流程,又少了哪些场景、环节和流程。这些变化了的场景、环节和流程,改变了哪些主体的利益,以及是向哪个方向改变的,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又增加了多少,减少又减少了多少?对于那些没有变化的场景、环节和流程,也要分析这些场景、环节和流程中的不同主体,在两个阶段的调整过程中,他们的利益有没有受到影响,受到的影响有多大,是哪个方向的影响。
在两个阶段所有场景、环节和流程的业务参与方的利益,将以通证为载体,得到数量上的重新计算和重新匹配。为确保新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能够顺利实施,基于帕累托最优改进原则,还务必确保在新的业务流程中的业务参与方在利益获得上不低于他们在原有业务系统中的利益获得,这样才能顺利推进通证设计能够汇聚更多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推进。
此外,如果能够再进一步对数据归属进行重新界定,就应该基于业务流程梳理基础上的业务流程重构,来倒推决定需要公开哪些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对谁公开,公开之后谁受益,谁受损,以及在哪些环节受益,又在哪些环节受损。受益或受损的规模有多大,需要不需要进行利益补偿。如果需要利益补偿,又由谁来支付利益补偿需要的利益。
在业务流程梳理分析和商业逻辑构建之后,才是构建数据流模型。除了公开哪些数据,对谁公开之外,还要深入分析通证设计以后的业务流程中,哪些节点可以自组织,自组织的前提和基础都有哪些,对现有的组织架构造成多大的冲击,如何调试这种冲突。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区块链系统,是按照一次性到位进行系统架构的设计,还是分级分步分阶段实施。
通证的设计,复杂而繁琐,是经济机制设计的最核心内容,也是必须要与产业场景发生深度关联的。但目前绝大部分项目的通证,其设计是与项目所在产业逻辑无关的。这种通证设计,放在哪个项目上都可以,因为通证设计并没有基于业务系统内部的逻辑和流程调整。
通证应该由谁来设计?
通证由谁来设计,如何发放,这是以往绝大部分区块链项目忽略的问题。
我们必须看到,大部分系统,无论是信息系统,还是组织管理系统,都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既得利益阶层。这些既得利益者掌控着数据,同时也掌控着利益分配。从他们自身的利益角度,是极难由他们来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通证系统的。
因此,通证设计的最大可能,就是由原有体系之外的另一个第三方来进行规划。就类似马云曾说,“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通证的设计,也同样需要一个强大的第三方,无论是从公益的角度,还是从第三方自身利益的角度,以创新的力量,来做一个全新的设计和改造。
因为这种改造,必然会触动无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因此,这种外部力量必须足够强大。从这个角度,通证设计以至实施,不可能是草根阶层或创业团队可以胜任的工作。因为草根阶层和创业团队,自身的力量太小,信用度也完全不够。
所以,区块链也不可能是草根阶层崛起的机会。在很大概率上,区块链是另一个中心化的节点代替了原有中心化节点的过程,但在这一替代过程中,新的力量崛起了,新的业务流程形成了,新的组织架构生成了,而大部分人在这个过程中是受益的。
当然,在具体操作和实施层面,通证必然是专业人士设计,但其操作一定不是专业人士的事情。就类似于人民币的设计是专业人士的事情,但其发行和监管一定是央行。
通证设计要高度关注可执行性
通证设计的理想和理念再好,也要经过落地实施检验。不能通过实地检验的通证设计,没有任何意义。
在通证设计实施方面,除了在通证设计本身的前提、产业业务逻辑梳理、相关人的利益获取和利益补偿、产业结构的改变和业务流程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通证设计,能够动员更多人参与到以通证为载体,驱动原有体系向区块链体系的过渡过程中来。
通证设计除了在设计阶段要关注不同利益方的利益表达方式和利益表达内容的调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要实现通证与相关权益的绑定。通证设计再科学合理,但毕竟是数字层面的内容。而更多的权益,却体现在数字经济层面以下,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之中。因此,如何实现通证与现实生活中更多权益的深度绑定,是区块链系统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的事情,也是区块链系统改造成败的最关键一环。
智能合约,或代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通证的可执行性。但代码或智能合约是建立在业务体系或业务流程已经数字化的基础上。对于未数字化的内容,如何由通证来承载,仍需要线下或链下的制度安排,比如法律制度,以确保通证承载内容的可执行。
同理,通证设计可以通过公开源代码、本地编译、一致性完整校验等方式方法确保一定程度的公信力。但任何代码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必然存在逻辑上的不完备,因此仍然需要线下的一些制度安排为其公信力背书。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