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区块链的概念最近几年都很火,跟随区块链一起火起来的还有一个概念,叫做自组织。关于自组织,时戳资本的研究报告中是这么定义的:
自组织是一种以自我意志运转的组织形式,它奉行自下而上的权力逻辑,能够激发组织内个体的积极性。人类社会自组织是层级制度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组织形式,它以信任为基础,可以降低组织内部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足具成本优势。区块链自组织是一种创新的组织形式,它能突破物理世界自组织的空间和人口规模限制,调动更大范围的人类协作。
这是比较书面的定义,通常意义上人们对自组织的理解就是:一个分布式协作的项目,没有明确的员工,没有明确的线下办公室,甚至都没有明确的领导,靠Token的激励来实现强协作,推动项目的发展。
但其实我个人比较少用自组织这个概念,因为每当我想到自组织这个词的时候,总是会想到生物学上的那个自组织,一个没有中心、没有头绪、没有方向,全靠应激反应生存的生物组织,而现实生活当中的自组织肯定不是这样。
在现实当中最接近自组织要属比特币背后的系统和以太坊的系统,但即使是比特币的系统,最早期也有中本聪来主持,后期也有一个核心的开发团队在维持;即使是以太坊的系统,也有V神在主持,也有联合创始人,也有核心的开发团队在付出。
相比于自组织,我更喜欢用“开放组织”这个概念,我认为所谓的自组织和传统的公司制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传统的公司是封闭的,而自组织是开放的。
二、公司是封闭的,自组织是开放的
公司是一个封闭组织,虽然也会不定期有人员流动,但是在特定时期内,公司是一个封闭的团队。比如有很多信息就只能在公司内部传阅,不能给外人看;公司的利益一般也只在内部分配,不会分配给公司外部的人。
但是自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组织,它的开放基本上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谁都可以成为自组织的一部分,谁也都可以随时离开。比如说你想成为矿工,那么你直接去买机器挖矿就可以了,不需要任何人的许可;如果你想成为生态的一部分,那么你就直接开始建设就行了,比如说去做数据浏览器、做钱包,只要有足够多的用户使用,那么你就已经成了生态的一部分;
而且,这些角色是流动的,你可以今天是开发者,明天去当矿工;你也可以既是生态方,又是矿工,同时还是开发者。不同的岗位之间真正做到了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自组织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组织的消亡,而是极大的扩展了组织的内涵,它能够有效的扩大项目的利益关联方,将原有的封闭经济体系变成开放的经济体系,把公司的演化推进到了下一层,使得一个新的商业范式得以出现。
三、公司的规则在线下,自组织的规则在线上
传统公司里面,规则主要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里,虽然有些公司可能会有《员工行为守则》之类的东西,或者涉及到公司治理的时候有《公司章程》、《公司法》、《证券法》规定的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都是线下的,都需要人力来执行。
但是,自组织的规则主要是线上的,在线上的意思就是一切都以代码的形式存在,规则是提前设置好的,是以算法形式内置在程序当中的默认执行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你运行客户端的时候,你就已经接受了它的规则。
虽然平时我们使用互联网APP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遵守APP内置的用户协议,但是这些只是具体的使用规则,只是具体产品层面,并不是公司治理层面的。
但是像比特币这样的自组织不一样,李笑来当年描述比特币的时候说到,比特币既是一个产品,又是一家公司,又是一家世界银行的股票,又是一种货币,同时兼具产品、公司等多种属性。
也就是说,当你只是使用比特币的时候,它是一个产品,你遵从了比特币产品的使用协议;当你深度参与到比特币的生态当中的时候,它是一家公司,你遵从的是比特币这家公司的治理协议,公司的治理规则已经内化到比特币的代码和客户端里面了。
其实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公司的规则用语言表示,而自组织的规则用代码表示。
四、公司修改规则靠领导,自组织修改规则靠共识
对于传统的公司而言,如果是小公司,公司规则的修改基本上都是领导说了算,领导今天说这个规则不行,今天就可以把这个规则给改了;如果是大公司,比如上市公司,它的规则的修改有一套完整的流程,要么通过公司管理层,要么通过董事会、股东大会,只要按照这个流程执行规则就能得到修改。
对于自组织而言,规则的修改要复杂得多。不同项目都有不同的修改规则的手段,比如说像比特币这种使用工作量证明机制的项目主要靠算力投票和分叉;比如说采用POS机制的项目,就你持有的票数多少就是你修改规则的权力大小。自组织依靠的是分布式的协作,参与人员都不在一个国家,语言不通,价值观搞不好也不相同,要达成共识非常困难。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描述自组织的概念,我认为“自组织=自动执行的规则+人为修改权”,当然也可以理解为“自组织=?自动执行的规则+共识机制”,但是我还是喜欢用“人为规则修改权”这个词,因为共识比较抽象,而这个词显得更加具体。
很多人以为去中心化的项目没有人为因素,最终没有人说了算,但其实这是误解,这个公式就可以打破这个误解。所有的区块链项目都是既有代码化、自动化的部分,也有人为参与的部分。有的项目自动化的程度大一些,比如比特币;有些项目人为参与的程度强一些,比如很多内容平台。
一个项目越去中心化,那么自动化的程度肯定越强,人为参与的程度肯定越小;反之,一个项目越中心化,那么人为参与的程度就越强。但是不管怎么说,完全去除人为因素在任何项目中都是不可能的事。
没有一项初始规则是完美的,没有一项初始规则是能胜任任何场景的,就像没有一份代码可以完成所有需求一样。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消费者偏好也是不停变化的,商业环境瞬息万变,竞争对手不停的进步,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的规则与时俱进。
中本聪的比特币规则在很多人看来已经设计的尽可能的完善了,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设计的尽可能的精简,白皮书整个才8页,结构逻辑也非常清晰。即使这么完美这么精简的规则,在后续的发展当中以及高速变化的商业竞争环境当中,也显示出了不适应,也搞出了扩容、硬分叉、闪电网络等一系列问题,也必须不断的调整优化。
而不管采用什么规则,不管采用什么模式,不管用什么治理机制,不管再怎么相互制约,只要涉及到人为因素的参与,就是人跟人之间实力的比拼,影响力的比拼。而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力就是有区别,最终总是影响力最大那个人说了算,这才是真正最底层的治理法则。
所以,自组织虽然有大量自动化的成份,虽然在很长时间内能够不用修改规则自动运行,但是一旦涉及到规则修改的时候,最终仍然会有决策者,最终仍然遵守“少数服从多数,弱小服从强大”的自然法则,仍然是谁的影响力大,就谁说了算。
五、公司激励靠奖金,自组织激励靠通证
传统的公司是一个利益导向的组织,公司存在的目的是获取利润,而公司内的员工奋斗的主要目的也是让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简单来说就是工资越多越好,奖金越越高越好。而且社会对公司还有很多硬性的要求,比如需要给每一个员工交社保,交五险一金这些东西,还得有各种各样的福利措施,公司与员工之间以各种方式捆绑在了一起。
但是自组织里的关系并不是捆绑的,自组织里所有人的参与都是出于自愿,你既可以自愿参加,也可以自愿离开。
自组织没有那么多“奇怪”的福利,自组织里所有的激励都单纯依赖于通证,通证通过各种方式分发到每一个参与者的手中。而且自组织不像传统的公司那样,有收入、利润、现金流这些东西,自组织的一切都体现在币价上,所有人收益多少都完全取决于通证的价格。
通证的使用范围越广,接受的人越多,市场需求越高,通证的价格就会越高,那么每一个参与者获得的激励就越大,所有人的利益都是同向的。
六、公司的侧重点是合作,自组织的侧重点是竞争
传统的公司,开展业务主要靠的是合作,不仅是对外合作,对内也需要合作。对外合作很好理解,不合作没人把业务交给你做;对内也需要合作的意思是,一个业务的开展,你需要管理层给你调配资源,你需要技术部给你提供技术支持,需要产品部不断修改产品的功能,需要财务部及时打款开票,最终,全公司的人一起合作,业务得以完成。
但自组织稍微有一点不一样,自组织依靠的主要是竞争。自组织并不归属于某一个人,没有任何一个人需要为自组织负责,那么自组织如何保持活力,如何保持竞争力呢?
靠的就是竞争!
自组织因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你也不需要HR的同意,也不需要总经理的同意,只要你的能力够强,只要你能够在开放的竞争当中取胜,你就可以参与进来。参与的人多了竞争就大了,激烈的竞争保证了只有优秀的人才能脱颖而出,从而保证了自组织系统的活力与竞争力。
只要保持足够的开放和竞争,那么自组织就能够保持活力,就能保证足够强的竞争力。
七、结语
1、相比于自组织,更合适的说法可能是“开放组织”;
2、公司是封闭的,自组织是开放的。
3、公司的规则在线下,自组织的规则在线上;
4、公司修改规则靠领导,自组织修改规则靠共识;
5、公司激励靠奖金,自组织激励靠通证;
6、公司的侧重点是合作,自组织的侧重点是竞争。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