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拥抱区块链,边缘计算能走到中心吗?

2019年以来,边缘计算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技术的新浪潮。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需求将会体现,这将是一个算力和网络服务需求膨胀的时代,而边缘计算则利用其优势,作为一个融合性技术,也将发挥巨大作用。

计算为何要走向边缘?

近十多年来,中心化的云计算模型一直被认为是标准的IT交付方式,通过数据中心集中提供丰富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不可否认,云计算显著地降低了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维护成本。

而随着万物互联趋势的不断加深,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终端设备数量不断增多,终端数据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网络带宽的增速;同时AR/VR、车联网等众多新应用的出现对网络延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5G的逐渐推广使用,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出现一个流量爆炸的时间段,会有数以百亿级的智能设备诞生,这大量的智能终端将为基础网络带来诸多挑战,那就是智能互联的网络边缘侧面临着连接海量异构设备、业务实时性要求、应用智能化要求、安全与隐私要求等众多挑战。

声音 | OKEx投研:贸易战转晴,BTC未随风险资产上涨走势:香港时间22点35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与中国的贸易谈判非常接近成功”后,传统风险资产为代表的标普指数、原油价格、人民币汇率以及A50指数在其后一小时内均大幅上涨近1%。而代表避险资产的黄金、美债、日元等均快速下行。比特币追随避险资产走势在一小时内下跌0.6%。贸易战转晴对于双方经济无疑是巨大的利好,资本追赶更高收益的脚步也将加快。对于比特币这种集风险和避险资产属性于一身的高风险新兴类别资产而言,这种大环境的利好将有助于降低投资者对于投资高波动资产的担忧。[2019/12/13]

这时候一种全新的思路被提出,希望能够通过网络,在海量的网络边缘设备实现云计算的功能。这种新兴的技术被称为“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是一种分布式计算,将数据资料的处理、应用程序的运行甚至一些功能服务的实现,由网络中心下放到网络边缘的节点上。如同大自然中的章鱼,在捕猎时它们动作非常灵巧迅速,腕足之间高度配合,从来不会缠绕和打结,这是因为章鱼巨量的神经元有60%分布在章鱼的八条腿上,脑部只有40%,是“多个小脑+一个大脑”的构造,这种独特的分布式计算,使得章鱼成为智商最高的无脊椎动物。

分析 | BTC流量和活跃地址数总体进一步萎缩,新入资金寥寥:据TokenInsight数据显示,反映区块链行业整体表现的TI指数北京时间01月16日8时报340.98点,较昨日同期下跌9.16点,跌幅为2.62%。此外,在TokenInsight密切关注的28个细分行业中,24小时内涨幅最高的为娱乐与游戏平台行业,涨幅为7.58%;24小时内跌幅最高的为治理协议行业,跌幅为7.4%。

据监测显示,BTC全网交易额较前日下降3.83%,全网活跃地址数较上周同期下降2.1%至51.3万,目前BTC期货多空比为1.26。BCtrend分析师Jeffrey认为,BTC流量和活跃地址数总体进一步萎缩,新入资金寥寥,资金盘吸血严重,短期市场延续二次探底。[2019/1/16]

动态 | BTC 24小时净流出1.47亿元人民币:根据AICoin数据显示,24小时资金净流入排名中DASH排名第一, 24小时净流入11.87亿元人民币;BTG 24小时资金净流入排名第二,24小时净流入8.7亿元人民币; LTC 24小时资金净流入排名第三,24小时净流入资金2.74亿元人民币。BTC 24小时资金净流出1.47亿元人民币。[2019/1/4]

可以设想,未来随着智能设备的指数递增,网络边缘侧会产生庞大的数据量,如果这些数据都由核心管理平台来处理,很难避免在敏捷性、实时性、安全和隐私等方面出现问题,但采用边缘计算可以就近处理海量数据,大量设备可以实现高效协同工作,诸多问题迎刃而解,从而极大地提升计算的“智能”。

从云端走向终端,从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

众所周知,新一波人工智能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云计算的发展,在目前的结构体系内,往往通过云端联网和数据中心,连结多方大数据以及超强计算力的优势,来进行大规模计算,实现人工智能。

蓝港互动CEO王峰宣布“全面拥抱区块链”,旗下业务全面链化:蓝港互动CEO王峰在公司内部骨干会上宣布:“蓝港全面拥抱区块链,旗下的游戏、硬件、影视IP业务全面链化”。王峰称,蓝港互动正式成立区块链游戏事业部,进行区块链游戏的研发工作。[2018/3/6]

对比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各有所长。其中,云计算擅长全局性、非实时、长周期的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够在长周期维护、业务决策支撑等领域发挥优势;而边缘计算更适用局部性、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更好地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决策与执行。

面对人工智能发展中,包括海量数据、实时性以及安全/隐私问题,要真正要让人工智能走进生活,需要从云端走向终端。边缘计算既靠近执行单元,更是云端所需高价值数据的采集和初步处理单元,可以更好地支撑云端应用,从而更好地进行大数据分析优化输出的业务规则或模型,进而优化边缘计算的效率。

在这种分布式的结构体系内,正催生着互联网从中心化开始走向去中心化的演进,借助于高效的边缘计算,可将潜在的数十亿传感器,摄像机、工业机器、显示器、智能手机和其他智能通信设备集成到数据中心,并在弹性和虚拟化环境下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以实现端到端制造生命周期的自动化。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边缘计算在网络边缘设备上增加执行任务计算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将原有中心服务器的部分或全部计算迁移到网络边缘设备上,降低中心服务器的计算负载,减缓网络带宽的压力,提高了计算的实时性,提高万物互联时代数据的处理效率的方法。

这在一定程度上边缘计算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结构是相通的,都是未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间的重要桥梁。只有当终端设备实现智能,才能满足各个行业数字化在敏捷联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更大范围地应对未来数字世界的高效运行。

边缘计算+区块链=设备的民主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传统的物联网领域,都是基于服务器的中心化结构,所有设备的链接、数据处理都需要经过云计算,现在已经暴露出,诸如计算成本高、数据保护没法监管、被攻击后造成连锁反应的问题。这些都是现有的中心化无法解决的。

边缘计算与区块链融合能提高物联设备整体效能。以物联网设备群为例,一方面移动边缘计算可以充当物联设备的“局部大脑”,存储和处理同一场景中不同物联设备传回的数据,并优化和修正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和路径,从而达到场景整体应用最优。

另一方面,物联终端设备可以将数据“寄存”到边缘计算服务器,并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为将来物联设备按服务收费等多种发展方式提供了可能性。

可以设想,在未来的数字世界,数以百亿计的智能设备在支撑着物理世界的运行发展,同时有一张巨大的无形数据网交织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各个点之间无时无刻都在彼此交换数据,正是因为有边缘计算的存在,让每一个设备都能形成自己的“思考”,加上有区块链的保障,保障了每一个“思考”的安全传输,这种景象如同生物界的“涌现”,通过设备的民主,缔造一个更加高效的数字世界。

作者:Dipperin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0ms0-2:36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