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上一篇中提到,对于所有币圈人来说,如何用数字钱包这样的支付工具、去替代像支付宝和微信这样的传统支付工具,一直是业内热度甚高的话题。
纵观相关的讨论,不难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人们在讨论数字支付和法币支付的话题时,基本最后都会跑到“比特币/数字货币/去中心化货币跟法定货币谁更优秀”这个无果之争上,却很少有人会围绕着支付工具的体验来进行讨论,具体原因,倒也比较容易理解——像比特币这样没有主流经济生态支撑、价格幅度波动极大的电子货币,本身能不能当做货币都是个问题,这个共识解决不了,继续讨论支付体验问题又有什么意义呢?
然而,随着近期包括Libra在内的超主权货币、以及各国央行数字法币在内的一系列项目被提上研发日程,数字货币的货币属性已经逐渐开始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在一些社交媒体网站上,已经出现了“Libra/央行数字货币取代支付宝/微信”的热搜。
在笔者看来,对于数字货币来说,现在已经到了该讨论如何改进电子支付体验的时刻,毕竟,正所谓弯道才能超车,只有当支付技术更新换代的时候,数字货币才有机会在10年的缓慢发展之后,去抢下一部分货币的市场份额。否则的话,光是跟法定货币在现有的技术环境下打消耗战,那数字货币的支付永远只能作为一种行为艺术而存在。
一、现有移动支付的软肋:难以应对高频支付
那么,支付技术下一次更新迭代的突破点在哪里?要了解这一点,就必须对现有的移动支付模式进行一个仔细的审视,看看当下的移动电子支付有什么不尽人意的地方,毕竟师出得有名,数字货币支付如果仅仅是琢磨如何把中心化的电子货币改成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而不想着去给予用户比较大的体验提升,那所谓“挑战支付宝/微信”的口号,不要说用户不买账,就连币圈自己估计都没底气喊出口。
从目前的民意调查来看,绝大部分的移动支付用户和从业者,对于像Libra这样的数字支付,认同程度并不高。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人觉得,目前他们所使用的移动支付,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算是非常领先的支付技术。严格来说,这个结论没有特别大的问题。然而,领跑者固然意气风发,但他们却很容易陷入一个致命的问题当中——那就是失去自我提升与改造的动力,因为在其看来,反正现在凭借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已经能吃得盘满钵满了,就算产品有一些缺陷,一时半会又没有人能够通过抓住这一缺点来撼动自己的位置,那干嘛还要费尽心机的去大刀阔斧的自我改造?甚至还有很多企业经常会觉得自己在各方面都已经完美无瑕,不需要再进行任何的改进了。这种情绪在中国支付行业最初看待Libra等数字货币的态度中显得尤为明显,相关的评论网上都有,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但问题在于,目前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的移动支付工具,真的就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吗?其实是有的,各位可以回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机进行移动支付的整个过程——首先,你要掏出手机,用字符串、手势或指纹密码解锁屏幕;其次,你要打开支付宝或微信,点开扫码键,与二维码对接;第三,你要输入金额,输入密码,支付完毕。
毫无疑问,这一系列举措,省去了人们在现实中携带和储存零钱的很多麻烦,有效削减了生活成本,大大提高了生活体验。然而,如果仔细审视上面的这三个过程便不难发现,从互联网产品的角度来看,目前的移动支付其实算不上是一款完美的工具——用户需要连续输入1~3次字符串,才能够完成移动支付的整个过程。这三个字符串分别是:解锁屏幕时的数字或手势密码、付款时需要输入的金额、以及确认交易时的支付密码。考虑到有些手机会采取指纹解锁、同时,一些支付工具也会采取指纹确认,因此输入字符串的次数最少,可以只有录入金额时的那一次。
实事求是的说,这种频繁输入字符串的操作,在节奏比较慢的日常生活中可能算不了什么,可能也就是每次支付要多花十几秒时间的问题,但如果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下,这种缺点就会被放大N多倍。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学校食堂,仍然在沿用着十几年前的支付方式——也就是用饭卡来进行支付,毫无疑问,这种支付方式,在整个支付行业“去专用设备”的趋势下,显得颇为落后。那为啥这些食堂们会依然固守着饭卡的阵地、非要用一堆设备来取代几张收款二维码、外加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的行政通知就能解决的事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追求效率。
此处的专用设备指的是专门用来进行支付的硬件,比如说银行卡,pos机,以及前文中提到的饭卡等。
有在学校用餐经历的读者们应该都还记得,学校食堂就餐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随着下课后的学生们一窝蜂地跑去用餐,食堂的支付频率在极短的时间内会达到非常高的频次,从点餐、打饭到支付完毕,整个过程一般都在二三十秒内完成。时间再一长,学生们的容忍度就会大幅下降,毕竟人在食欲这种马斯洛底层需求遭到威胁的时候,耐心经常是非常脆弱的。事实上,即便是这么高的频率,我们也经常会在食堂用餐高峰期时听到一些人“前面快一点”这样的抱怨。
现在想象一下,如果人们把饭卡支付替换成微信和二维码支付。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第一,每个人的支付步骤会从原来仅需几秒的“硬件刷卡”,变成长达10秒以上的“启动屏幕-刷二维码-输入金额-密码确认-食堂人员确认”组合,第二,由于此时食堂附近的基站突然之间接入了大量的移动终端,每台设备被分到的带宽资源大大下降,移动支付会出现速度骤降的情形,从笔者以往的亲身经验来看,这两项因素叠加之后,会直接导致每个人的打饭时间提升一倍左右。结果就是后面排队的人们打餐等待时间增加,体验骤降,这显然是饥肠辘辘的用餐者们所难以忍受的。所以,尽管此前有一些高校在移动支付风靡之时也想凑个时髦,但很快就因为学生流失,而不得不紧急改回了传统的饭卡支付。
二、从“扫一扫”到“碰一碰”,或下一轮支付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高校食堂的情况并不是特例,事实上,如果仔细观察那些支付时间非常有限的场景——比如说超市排队付款、地铁手机进站、公交手机上车时,人们便会发现,企业方面所采取的支付方案跟高校食堂几乎如出一辙——企业方采用像扫码这样的专用设备,而普通用户则依然手持像手机这样的通用设备。当两个设备实现接触时,即可瞬间完成支付行为,即便是在移动基站的死角、网络状况不佳时,也没有太大问题。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支付方式。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完全免去了输入金额以及密码确认的步骤。当然,在一些理想的状况下,从现有的支付产品来看,一些比较有前瞻性的新兴支付工具确实也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比如在此前央行的数字货币吹风会上,相关的产品负责人就曾透露: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方向就是要通过“两台手机实现碰撞”的方式,来完成支付的动作。也就是说,在理想状况下,电子支付将由过去的“扫一扫+输入字符串”,变成未来更加方便的“碰一碰”。
但问题是,既然“接触即支付”的方案这么高效,为什么一直以来却没有人采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硬件不行。前文中曾经提到过:无论是饭卡机器、超市扫码、还是地铁二维码闸机,都是专为支付而设计的专用设备,以饭卡为例,如此不起眼的一张卡片之所以能够完成资产储存与支付的功能,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里面其实是有专用的芯片的。其他设备亦然,他们本质上就是为了支付而设计的机器。而智能手机作为一款通用机器,其本身并不包含专门用于支付的硬件,所以无法实现“接触即支付”的快捷功能,而只能将这项工作推给像支付宝和微信这样的软件,依赖用户的多次屏上操作来完成支付行为。
这其实就是下一轮支付革命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数字货币实现对中心化电子支付弯道超车的最佳切入方式。需要指出的是,“一键支付+碰一碰”的支付组合,远非笔者个人的臆想,而是切实的前瞻性技术——无论是央行数字货币的工作组、还是银联这样希望后来居上的机构,目前都在推动这类工作的进行。像银联已经开始研发并推广自己的一键支付应用,而央行也是希望借助“接触即支付”这一新的支付革命,来让数字货币钱包从原有的移动支付工具那里抢下份额。也就是说,从技术上看,这一路线是比较可行的。
那么最大的发展瓶颈在哪里?还是那句话:生态局限——微信和支付宝凭借着业内最大的信息流和商品流网络,以及各种节假日疯狂的红包活动,才把自己的应用安装到了千家万户的手机里,让大大小小的商家都将他们的收款二维码贴在自家的桌上,而你数字货币也好,数字钱包也罢,凭什么让用户心甘情愿的去下载你的应用?你有什么样的原始生态,可以像微信发红包和支付宝淘宝买单一样,能够让用户感觉:没有你的这种支付工具,我的生活体验确实会下降一大截?答案正如笔者在上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一样:这个问题的解决关键,不在软件层面的线上虚拟世界,而在硬件层面的线下现实世界。具体的详细情况,笔者将会在下一篇文章中持续介绍。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