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DeFi进化论
编者注:原标题为《代币的USB标准》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多数人可能只将它当成普通新闻草草略过,说的是微软、IBM与Intel联合其它16家企业,共同发表了代币分类框架。但我认为这则新闻的重要性堪比1994年由同批企业提出的USB标准,因此我将它称为「代币的USB时刻」。
01标准的意义
电子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但它们采用的插孔规格却越来越单一。每个人家中都有好几条USB线,多数装置都能相通。看似理所当然,其实是历史上的特例。
15年前USB尚未普及,当时流行的手机品牌所搭配的充电插孔各有自己的特殊规格,数码相机、随身听和CD播放器的充电插孔也和手机不一样。当年人们家中都有一个抽屉,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充电器。
移动装置的插孔通常只用来充电、传输资料,数量可以控制在2种以内。若是PC就还得与周边装置连接,导致主机背后的插孔种类可能高达10种以上。
台式机主机
插孔规格不一致,造成三大问题:
PC的体积难以缩小。
装置须额外安装驱动程序才能运作。
PC难以形成更大的生态系统。
25年前,有七家电脑与电信公司开始携手设计统一的插孔规格,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USB。
虽然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人使用PC,但许多新手机、笔记本都是采用USB-C这个插孔规格。就连喜欢打造封闭生态系的苹果也加入USB的行列,以USB-C取代原有插孔,成为新款MacBook电脑的标准配备。
制定标准让厂商和使用者都受惠。而目前以区块链发行的数字代币才正要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
02代币的USB时刻
全球市值前10大币种,就有9种不同规格。例如比特币、以太币规格就互不相容,难以直接转帐。根据??CoinMarketCap??的统计,现在全球3000多种币就有800多种规格,情况正如同USB普及之前。
更麻烦的是,软件规格的推陈出新速度远胜硬件。一台PC顶多十几种插孔,但一个钱包里面却可能有数百种代币。每天都有新的代币规格问世,导致钱包永远不可能支援所有币种。不仅一般使用者眼花撩乱,连专家都不一定跟得上。
代币规格百家争鸣,看在当年带头设计USB规格的微软、Intel和IBM的眼里,倒成了再次携手合作的契机。根据代币分类倡议组织的新闻稿:
无论是以区块链发行的票券、供应链文件、股票、产权、点数积分,在使用上都应该能够跨平台流通。若想充分发挥数字协作的潜力,前提就是得能够跨平台、跨系统的相互沟通。因此,得制定标准。我们所制定的代币分类框架将释放区块链上的代币潜力,让代币能充分发挥各自用途。
以区块链发行数字代币的最大价值,在于跨平台协作。
目前里程积分只能存在航空公司APP里、数字高铁票只能存在高铁app里,这都是运用中心化的系统来确保数字档案不被伪造。在比特币问世之前,数字化必然伴随着中心化,也因此人们的手机也早就被各家品牌的app塞满,也不会有人觉得要将数字高铁票放在国航APP的积分账户里。
但在比特币问世之后,数字化也可以搭配去中心化。简单来说,比特币不需要绑定在特定的app里。任何钱包只要支援比特币规格,就可以用来收发比特币。若进一步套用到目前常见的票券和钱包,就像是地铁票也可以放进星巴克开发的钱包,而猫眼电影的票券则可以透过优衣库的钱包管理。
数字票券可以自由流通的前提,就是票券的规格统一。有了标准规格之后,周边服务才能跟着发展。就像是政府得先制定公文规格就是A4大小,厂商才能依此设计公文袋,进而提升公文的作业效率。
03
制定规格的好处很明确,但我认为这则新闻还有三点值得讨论:
一、政府未必会买单
微软、Intel和IBM心目中肯定有许多美好愿景。但规格的影响力大小,取决于有多少人响应并采用同一套规格。他们虽然有制定USB规格的成功经验,但未必能将经验直接复制到代币规格。毕竟USB关乎技术和商业,而代币却还会牵涉到国家主权。
各国政府都正研拟发行数字货币,货币是国家主权的延伸,而每一种数字货币都是一种独特的规格。微软、Intel和IBM都是大公司,但未必能够回头影响政府的决策。
二、中国也想主导国际标准
目前腾讯最成功的区块链应用是将数字发票上链,最近他们就开始起草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发票标准。根据环球时报报导:
腾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及深圳市税务局已开始共同起草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发票标准,这是全球首例。该项目名为「基于DLT的发票通用框架」,且在国际电信联盟会议上得到英国、瑞士、瑞典和巴西的支持。
数字资产的标准现在几乎可说是一片新蓝海,有点区块链经验的企业或政府都有机会成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中国在25年前没能参与USB标准的制定,但现在中国在区块链的发展并不落后于欧美国家。中国的崛起是美国最担心的事。
三、制定标准的目的不明
当年发明USB技术的Intel工程师AjayBhatt没有靠着他的发明赚大钱,而是完全开放供大家免费使用,为科技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如果往促进公众利益的方向思考,或许三家公司想要重演当年设计USB的佳话。
但制定标准并非完全无利可图,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苹果,它们从自家的Lightning连接线标准赚到不少钱:
MFi,即「MadeforiPhone/iPad/iPod」的简称。...只有通过苹果官方测试并通过授权认证的装置,才能在包装上印上MFi的官方认证标签。通过MFi认证的产品均需要配备苹果提供的专用芯片,这些芯片的成本约为3美元一片,加上线材制造、运输和时间成本,一条符合「MFi认证」的Lightning传输线成本至少约为20-25元人民币。
苹果每年都可以从Lightning传输线上赚到不少授权费,这就是标准制定者的特权。若线材的制造商不向苹果取得授权,线材就无法与苹果的装置相容,导致无法充电或传输资料。
04
总结来看,现在我也无法直接论断微软、Intel和IBM提出的代币分类框架是否真的能发挥影响力。USB花了25年的时间推广和升级,才让我们生活中的插孔逐步统一,我相信代币可能只需要它的一半时间。现在代币还在制定标准的前置分类作业,但多年之后回头来看,这可能就是历史上「代币的USB时刻」。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