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玲听:大灾之下,区块链需要一场“医学观察”

患病人数每天更新,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医生出征,部队接管,救援物资从全球各地运来;商场关门、车站停运、市民被困家中,中国的大部分城市被按下暂停键。一场突然袭来的病,打得我们措手不及,截止发稿前,新型冠状病肺炎全国确诊人数已超5万。

此刻,祖国正在受难,同胞正在受苦,没有哪一个春节如此艰难。

有人说这一场“战疫”之下,区块链集体缺位,区块链人集体失声,原本可以实现更透明,更高效的技术底层并没有发挥作用。而相比较而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都已经派上用场。在此,我们试着给区块链,也给自己做一场“医学观察。”从更长的历史周期来看,从这场疫情中,我们最应该总结和反思什么?近一周,玲听区块链跟业内诸多专家交流,下面几个核心观点分享给大家。

吴杰庄:未来的Web3.0发展要着力技术及产业应用才能释放价值:金色财经报道,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今天我在北京与工信部就我今年两会提案“关于推进Web3产业发展的提案”进行交流。

我分别综合香港Web3.0政策、行业落地等经验分享情况。我在会上表示未来的Web3.0发展要着力技术及产业应用才能释放价值,所以下一步会在联动国家产业发展下推动香港Web3.0技术发展。

最后会议总结三点:

第一,要发挥好国家工程师及技术人才优势,推动技术发展

第二,要发挥好香港在资本领域优势

第三,要加强合作,产业化落地,利用好国家产业优势推动聚集香港的技术落地[2023/7/29 16:05:52]

大灾之下,挑战还是机会?

针对这一问题,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通证经济专家孟岩认为:在疫情大爆发时,区块链整个行业正名松绑才80天,区块链跟其他几项技术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从一定程度上说,区块链确实迟到了,浪费了两年时间。

Reddit Gen 3 Avatar铸造量突破500万枚,过去两个月已增长4倍多:金色财经报道,据Dune Analytics最新数据显示,Reddit Gen 3 Avatar铸造量已突破500万枚,本文撰写时达到5,309,543枚,总销售额约为3,320,218美元,此外该系列当前持有者地址数为37,849个,其中独立地址数为20,744个。Reddit Gen 3 Avatar是社交网络巨头Reddit在Polygon区块链上部署的“Reddit Avatar”第3代合约,于今年4月正式发行,历史数据显示该系列铸造量于5月2日突破100万枚,这意味着此指标数据过去两个月增长了4倍多。[2023/7/1 22:12:32]

不仅仅是区块链受到考验。数字资产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认为:此次与新型冠状病的“战争”背后,不仅是对医学科学、医学教育、医疗结构、防疫体制等公共卫生体系的全方位考验和挑战,也是对多年来关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硬件和软件、甚至工程师和程序员的考验和挑战。

声音 | 赵长鹏谈币安最新反欺诈系统:这意味着小交易所将能够使用来自币安的大数据:赵长鹏发推就币安新推出的反欺诈系统表示,这还意味着:1. 规模较小的交易所将能够使用来自币安的大数据,从而使整个行业更加安全;2. 受害者需要坦白,并尽快报告黑客攻击,提高透明度;3.去中心化,但是团结。 此前报道,赵长鹏昨日发推称:币安将积极阻止任何被盗资金进入,这其中的关键是受害者快速报告和实时阻止交易。为此,我们开发了一个反欺诈系统,并将很快免费提供给所有人。[2019/6/28]

而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兼总经理肖风则认为:这场影响全球的突发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对任何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行业都是“危中有机”的。区块链也是数字化技术,也算数字化行业,总体机大于危。

肖风

“传递信任”而不是“创造信任”

这次疫情中,口罩等救灾物资的调配受到了诸多质疑,调配不及时,信息不透明,分配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一次次冲击着我们的忍耐底线。

在这种大灾面前,是否能借助区块链实现透明、可追溯、防篡改?会不会有一种技术解决方案?

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在接受玲听采访时表示:区块链在公共治理中能发挥积极作用,但首先要澄清一个误区:大部分人认为区块链是“信任的机器”,这个没有错。但区块链的价值不在创造信任,而在传递信任。

人们将救灾物资捐赠给了红十字会,其实是想把这份善意和信任传递下去,送到最需要的医院和医生手中。这中间,如果用区块链技术,能做到传递流程可追溯和不可篡改,但区块链技术本身不创造信任。

“集中式的系统有被篡改的可能性,分布式记账不可篡改的特性,能很好的解决信任传递的问题,但核心其实也取决于谁来使用。”他说。

信息上链:必须是可信主体

在此次救灾过程中,出现了大量谣言和假消息,给救灾增加了负担。处理物资捐赠人员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核实货源,甚至还经常要跟假消息作斗争。

有没有一种技术解决方案,让效率更高,让虚假信息更少一点?

马智涛表示:这其中的关键是上链的主体。如果用工程化的方式去解决,需要确保上链的主体必须是可信的,令主体受监管或者对主体颁发相应资质来实现可信。这些主体有时候是组织,有时候是个人,如果是个人,需要有可信的代理机构去完成信息的核验工作。

“读的权限可以开放给所有人,写的权限,必须是可信主体。”

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的矛盾

在此次疫情中,大量病人或疑似病人的个人信息被肆意传播,行程轨迹被曝光,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的矛盾被放大。

比如:病情原本是个人隐私,但部分个人隐私信息在遇到重大传染性疾病时就有可能成为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比如:疫情期间的个人行程,移动运营商掌握了所有信息,但是否应该提供出去?个人隐私信息的对外使用,是否应该获得本人许可?

针对这个问题,马智涛告诉我们,目前区块链里面已经有分布式数字身份解决方案,微众银行已经将源代码全部开源,并供社会免费使用。但由于区块链技术还没能成为整个社会的技术基础设施,还未大范围的投入实战应用。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管理、可信身份认证的解决方案,既能在用户本人知情的情况下授权披露,又能让相关机构可信地追踪到用户的信息。这样就既能保护隐私,又能为公共安全助力。”他说,此次疫情之后,他们也将加快这方面的案例落地实践。

科技向善:最终回归到人

在这次疫情期间,让我们感动落泪的还有更多微小个体的大爱和善良。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紧急驰援的部队,一封封请战术上的名字,还有坚守岗位的快递小哥、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等。他们的点滴付出,维持了疫情期间的社会基本运转。这些甚至我们都记不住名字的人们,他们的付出成为了最闪光的精神所在。

虽说志愿者本人不图留名,但整个社会理应鼓励和崇尚善良。我们不能只依靠人的良知和善心来激发这些正向的行为,而可以选择一种技术和工程化的方式。

“当前,很多社会规则和法律是从惩罚的角度提出。我们从正向激励的角度提出了‘善度’的概念,倡导用区块链技术给人的微小善行做量化的正向激励。”马智涛说。比如一次志愿服务、一次援助、一次低碳出行等等,将善行量化、上链,之后能兑换相应的权利和服务,积小善成大善,这是科技向善的一个很好体现。

这种感受蚂蚁区块链总经理李杰力也体会颇深,他告诉我:这一次疫情之中,最大的感受是现实世界跟数字世界的分离:“我们都认为数字经济是未来,突然发现人本身作为生物体的存在,是多么的脆弱,而很多前沿的数字技术包括区块链在疫情面前其实是很无力的。所以我们也在反思,数字经济也好,各种生产力的发展也好,归根结底,是要服务于人。”

期待所有从业者能用技术帮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用“未雨绸缪”的心态去构建社会基础设施,用更长的眼光,更持久的心态,去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人生和社会,不该有那么多的“来不及”。大灾大难面前,没有人能成为旁观者。

#巴比特产业迎新大课正式上线#

我们身体不能远行,心却可以静下来不断自我升级,这应该是想要学习区块链技术最好的机会。

与其在家宅着变胖,不如与我们共度7天,每天1课,14个小时,用热情和努力,去迎接2020和区块链新世界。????

?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46ms0-2:50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