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区块链技术在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应用前景:如何实现“数字治城”、“数字治疫”?

来源:国家治理周刊

编者注:原标题为《区块链技术在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应用前景》

3月29日至4月1日,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区块链是实现“数字治城”“数字治疫”的重要技术手段,借助区块链构建具有公信力的综合数据信息平台,统筹实时数据,构建数据和信息存证溯源,不仅是疫情防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疫情防控数据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数据或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疫情的紧急性和复杂性给上级协调系统带来很大挑战,跨部门间建立紧急信息联动的统筹难度增大;二是基层组织,包括卫健系统和慈善组织机构等的信息化资质有限,发布信息的透明度、及时性、公信力同公众期待存在落差,在落实国家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的工作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三是公众在信息不对称、信息滞后的情况下,容易被各种信息浪潮包围,难以第一时间区分真假。总之,疫情防控的不断深入和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建设可以应对未来可能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的有效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们在此借助“脆弱性”概念来度量数据系统在紧急性公共性事件中的作用和质量。这一概念在1974年由美国学者G.F.White首次提出,并在生态学、灾害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脆弱性包括受灾度、敏感性和恢复力三个维度。对一个综合性数据信息系统而言,受灾度表现在面临突发事故影响,以及信息的获取和公布是否能满足对多元复杂性因素的分析研判需求;敏感性表现在能否建立及时可信的数据和信息感知网络以应对疫情的快速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为科学有效的数据聚集和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恢复力则是指数据信息系统在执行实际任务时,甚至是长期任务中所呈现的耐受力、容错力和自纠力,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公信力。?

完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综合数据信息平台

01??建设“区块网格”机制

“区块网格”机制是指依托区块链技术完善网格化治理手段,实现信息存证和追溯,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担当意识。基础数据的真实准确是上层数据分析应用的前提,也是科学决策和研判的基础。在特定时期,我们利用制度优势发动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拉网式排查,实施网格化疫情治理,初步取得良好效果,但在基层操作落实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重点表现为落实疫情防控政策不深入、不扎实;对上级部署和安排不认真执行或者消极敷衍;弄虚作假,瞒报、漏报疫情信息;“表格抗疫”“刻意留痕”“一转了之”等形式主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了统一部署决策的局部空转,也对疫情总体研判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这些问题的客观原因可归结于三方面:一是“表出多门”,基层疲于应付;二是对基层落实效果缺乏可考核性,某些考核过于频繁和机械;三是缺乏对数据的来源和操作的存证和溯源。

因此,从技术角度看,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网格化治理体系,需要在数据信息系统方面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对疫情数据质量的置信问题;二是对基层及各级数据操作相关人员的监督问题。

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使之可以结合并强化现有网格化治理平台,有效保障数据的质量,提高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并降低治理成本。在基层网格中,可以通过群智感知和数字签名技术,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到数据的实时采集中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来源可追溯,进一步建立“谁举证,谁负责”的群智数据采集激励机制。在基层网格之上,将网格分级分块管理,分别在各级网格建立区块链信息存证和追溯机制,从技术手段上落实各级网格的主体责任,形成“群众参与、分级负责、人人监督”的疫情防控体系。同时,充分考虑区块链在基层网格部署的难度,通过区块链云的形式,为网格数据操作提供简洁透明的云端接口,使区块链相关操作彻底融入现有网格治理平台,不额外增加基层数据操作员的负担。?

02??建设“区块互联”的数据共享机制

“区块互联”是在区块网格的基础上,构建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数据交换体系,交换、共享医疗资源、各类物资供给、交通、社区等跨部门信息。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科学精准的施策需要通过大数据来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在疫情防控中,更需要集合来自、民政、卫健等各部门的信息,并统筹民航、交通、物流、商业等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而现实情况是,各部门甚至同一部门的各级单位都有自建系统,因此在执行任务时不可避免地造成数据重复采集、多头采集、多次采集,为基层工作平添负担。例如,媒体报道湖南长沙某社区一共12名工作人员,每天要承担巡查、协调、宣传、消等工作,在如此紧张的工作压力下,还要安排两名工作人员做“表哥表姐”,专门负责应付各类表格的登记造册和上报任务,造成对基层防控力量的严重浪费,甚至因此影响到一线的疫情防控效果。而信息传递与沟通的延迟,也会影响对实际情况的准确掌握和研判。

从科学治理的角度看,多元信息的汇总和聚合至关重要,而数据集成的基础可以借助区块链联接各个“数据孤岛”,将分散自治的各个信息中心及主体机构的数据目录及部分数据上链,依托区块链建立分布式信任机制,利用区块链的共识算法实现多主体间的信息交换,通过安全协议保障数据通信安全、防止数据篡改,通过认证机构对数据进行上链验证。这些技术,可以

解决当前数据汇总中通常采用的“点对点数据交换”和“集中式数据共享”所带来的信息传递延迟问题,也可以避免重复采集所带来的数据质量和成本问题,避免多方数据采集所带来的多元异构数据集成问题,并且降低数据共享成本,促进数据流转,显著提升数据质量和交换效率。另外,数据的连通和共享可以从技术上减少类似“表格抗疫”等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保护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03?建立具有权威公信力的统一信息发布平台

我们需要在区块网格和区块互联共享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区块链建立具有权威公信力的统一信息发布平台。区块链作为“信任机器”,具有信息存证和溯源的功能,从技术上可以为公众提供有公信力的信息来源,为各级新闻媒体提供权威的信息素材。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信息的不对称带来了诸多问题。不对称性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地方系统和中央系统的信息不对称,跨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公众的知情诉求和实时信息发布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如果拥有统一的具有权威公信力的相关信息发布平台,也许在疫情发展初期就可以避免对个别一线医护人员的片面轻率处理,从而有效发挥新闻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有助于将疫情阻断在源头;也许在疫情逐步升级时,相关组织团体和社区就会更早认识到疫情的严峻性,将疫情传播的速度降到更低;也许在疫情防控攻坚战时,公共舆论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就能得到更及时的正面引导,有效避免“谣言比真相跑得快”的情况。

区块网格和区块互联机制为统一信息发布平台提供数据依托,而统一信息发布平台也是区块网格和区块互联机制信息运作的最终归属。通过依托区块链的统一信息发布平台,可以在技术上保障信息来源准确可溯,从而使信息发布做到正本清源、立此存照,真正使得重大信息和重大决策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对时间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总结

区块链技术是一个可以构建信任的机器,而机器信任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信任。信息可以通过“上链”建立信任;可以通过“跨链”传递信任。通过结合区块链技术,可以在数据疫情防控平台建设方面,建设“区块网格”的纵向疫情数据采集和汇总体系、“区块互联”的横向数据交流共享机制、有公信力的统一数据发布平台,从而实现从信息建设到信任建设、从信任建设到信心建设的发展转变,为疫情防控和应对未来潜在的紧急性公共安全事件做好数据驱动方面的支持。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2:794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