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池子和中信银行事件背后,113.52亿银行账户如何让用户自主掌握

文|Nancy出品|PANews

“一直以为自己是厨子,后来发现自己是道菜”。被笑果文化“移出群聊”后,沉寂许久的池子再度活跃在大众视野中,只不过这次他和笑果文化的纠纷战火烧至中信银行。

事情要从池子发布的一篇起诉笑果文化侵权的长文说起。池子在文中控诉道,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虹口支行在未经其授权、未经任何司法机关合法调查程序的情况下,将其个人银行账户交易明细提供给与其发生经济纠纷的笑果文化,侵犯了个人隐私。对此,中信银行给出的解释称,这是配合大客户的要求。

中信银行这一公然泄露客户隐私的行文引发网友齐声讨伐。虽然中信银行已向池子郑重道歉,并按制度规定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相关员工予以处分,但谁该为池子的隐私负责?谁又会成为下一个池子?个人隐私泄漏几时能休?

加密交易平台 Bitget 已完成立陶宛加密货币业务注册:4月20日消息,加密资产交易平台 Bitget 宣布已完成立陶宛加密货币业务注册。完成注册后,Bitget 可以在符合立陶宛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该地区提供加密货币相关服务。Bitget 的合规团队人员在过去 12 个月增长了 50%,以支持在合规业务发展方面的计划和需求。同时 Bitget 也在积极构建完整的 Web3.0 生态,此前收购了超 950 万用户的多链钱包 BitKeep。香港区块链周期间也推出了 1 亿美元的 Bitget Web3 基金,以促进加密世界的发展,并将为有潜力的初创企业提供支持。[2023/4/20 14:16:17]

“浓眉大眼”的银行店大欺客?

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刚刚兴起,《纽约客》的一句俚语闻名全球: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个人隐私已经变得“无处可藏“,互联网平台都知道你家养了几只狗。

美联储就硅谷银行的监管问题进行自查:金色财经报道,美联储的一位发言人证实,美联储的内部监管机构已经对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展开了调查,这与美联储负责监管的副主席所领导的调查是分开的。发言人说,美联储监察长办公室(OIG)的调查于3月14日开始,将评估美联储理事会和旧金山联储的审查员对硅谷银行的监管,并将酌情提出建议,计划在6个月内完成审查。

OIG的监察长由美联储主席任命。现任监察长Mark Bialek于2011年由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任命。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沃伦和共和党参议员斯科特提出了两党立法,要求这一角色应由总统提名、并经过参议院确认的官员担任。[2023/3/29 13:32:27]

以瑞士银行为例,曾几何时,我们在追剧时会看到这样一幕,走私的黑帮大佬们在费尽心思得到大笔钱后,在瑞士银行开户存进去。为什么会选择瑞士银行呢?其实,这和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有关。1934年,瑞士通过《联邦银行法》来保护客户隐私,严禁泄露客户资料。这使得数百年来,瑞士银行靠着这种全球闻名的严格保密制度,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离岸中心。

BitMEX已上线ARB期货合约,现报价1.72美元:3月20日消息,加密货币交易平台 BitMEX 已上线 Arbitrum 期货合约 ARBUSDTM23,现报价1.720美元。[2023/3/20 13:14:24]

直到2018年10月,瑞士开始自动与数十个国家税务机关共享客户数据,“银行保密时代”正式宣告结束。如今随着技术的深入发展,这个即便使用“密码”的保密时代却再也找不到当初的信任感了。

2020年3月,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末,全国共开立银行账户113.52亿户,同比增长12.07%,增速较上年末上升2.24个百分点。其中单位银行户6836.87万户,同比增长11.73%,增速较上年末上升0.15个百分点;个人银行账户112.84亿户,同比增长12.07%,增速较上年末上升2.25个百分点。

这些数字背后究竟存在多少隐患?类似中信给大客户打印员工流水的事件还有多少?今年年初,国家计算机病应急处理中心在“净网2020”专项行动中通过互联网监测就曾发现,民生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存在“未向用户明示申请的全部隐私权限,涉嫌隐私不合规”的现象。

调查:60%的加拿大人有兴趣在虚拟世界中购买物品:金色财经报道,一项新的调查发现,60% 的加拿大人有兴趣在虚拟世界中购买真实世界的物品。该研究采访了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 2,000 多名成年人。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加拿大人相信虚拟世界将在未来十年内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数字时代长大的年轻一代中,这一数字甚至更高:Z 世代为 60%,千禧一代为 70%。(financialpost)[2022/8/13 12:22:39]

同时,据之前社交媒体@BankSecurity发布的消息显示,大量国内银行的数据正在被出售,被售卖信息里包含了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客户数据,其中涉及上海银行80万条、浦发银行10万条、中国农业银行90万条、兴业银行46万条。泄露数据包括姓名、地址、年龄、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存款数据等。虽然事后,多家银行均否认了这些数据,称是有人恶意假冒。

对于这种现象,业内人士指出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用技术从后台数据库导出,另一种是业务人员从前台导出。实际上,诸如给大客户打印员工流水的事情非常常见,只需进入后台系统,仅凭银行卡号便可查询交易明细。

Optimism社区发起向Curve流动池分配100万枚OP代币的提案:7月25日消息,以太坊二层扩容网络Optimism社区成员发起提案,计划向Curve的sUSD、sETH、sBTC池按比例分配100万枚OP代币,其中每周5万枚,共分发20周。据悉,在每周分配的5万枚OP中,25,000OP用于sUSD池,15,000OP用于sETH池,10,000OP用于sBTC池。[2022/7/25 2:35:28]

而据媒体调查,在提供流水查询的黑市,2000元查一个月流水,4000元查一个月流水,5000元可查全部流水。

大量数据流向势必会导致市场“失控”。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第29条,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即便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但从一条条浮出水面的黑色产业链来看,个人隐私早已成为“皇帝的新衣”。如果一条鱼病了,可能是鱼的问题。如果一池子的鱼病了,那就是水的问题。在公众对传统银行系统的信任大打折扣下,如何通过技术从源头上解决用户隐私泄露的担忧?去中心化是答案之一。

如何让数据由用户掌握?

对于去中心化,技术思想家凯文·凯利在《必然》曾举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次计算机图形学大会,在会场上,有大约5000名与会者集体操作这个电脑飞行模拟器。“大家和我一样,都被这分散的、无中心的控制力深深折服。”凯文·凯利写道。

在传统银行中,即便看似一切有迹可循,公开透明,但客户在其治理或贷款等过程中是没有发言权的。那么,去中心化的银行是什么样子的?去中心化账本可让个人数据掌控权从银行转移到用户自己手中,用户个人数据可以与个人数字身份证相关联,用户可自由选择数字身份证是匿名或公开。这就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也大大排除了出现内鬼售卖数据和滥用数据的可能性。

当然,去中心化带来的改变不仅仅在于数据隐私这一方面。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传统银行对去中心化饶有兴趣,并尝试转型。原因在于,去中心化的引入不仅可以让银行实现原有业务基础上的降本提效,还可以吸纳更多客户,达到双赢局面。麦肯锡在对银行高管的调研显示,约有一半的高管认为三年内区块链将产生实质性影响,一些人甚至认为18个月内就会发生。

据多家银行披露2019年年报显示,银行机构在区块链的应用场景目前已涵盖资产证券化、产业链金融、国内信用证、福费廷等多个领域。例如,瑞士银行瑞银和英国巴克莱银行尝试使用区块链作为加快后台功能和结算的一种方式;中信银行上线基于区块链的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中国招商银行旗下的子公司招银国际周宣布将从传统金融领域跨足去中心化金融;建设银行发布了BCTrade2.0区块链贸易金融平台,上线了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国际保理、再保理等功能……

可以预见的是,区块链成为各大银行创新发展的“重头戏”。据麦肯锡统计,目前全球各国银行采取的策略不一,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组建区块链大联盟,制订行业标准;二是携手金融科技公司,发展核心业务区块链应用;三是银行内部推进局部领域的应用,快速实施试点。

然而,从中信等银行们的区块链布局及业务来看,大都是业务应用层面的,在用户的身份管理和数据掌握方面,却鲜有涉及。

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业务快速发展过程中,数据已然成为了银行的重要资产和核心竞争力。为了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银监会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明确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数据治理纳入公司治理范畴,并将数据治理情况与公司治理评价和监管评级挂钩。例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建立数据安全策略与标准,依法合规采集、应用数据,依法保护客户隐私,划分数据安全等级,明确访问和拷贝等权限,监控访问和拷贝等行为,完善数据安全技术,定期审计数据安全。加强数据资料统一管理,建立全面严密的管理流程、归档制度,明确存档交接、口径梳理等要求。

显然,银行级的信息安全保护和加密已经是金融领域最高的安全等级了。然而,外神好躲,内鬼难防。安全公司迈克菲的调查显示,43%的数据泄露都来自内鬼。同样,InformationSecurityForum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内鬼泄密其实已经成为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

个人信息数据不能再在“内鬼”的操纵下“裸奔”了。在去中心化金融领域,Codeislaw,可以用代码来防止作恶。那么在中心化的金融领域,在用真正的法律来捍卫隐私的同时,也应该探索用技术真正保障用户的隐私,让用户的数据真正由用户自己所掌握。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链链资讯

[0:15ms0-2:337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