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小渔;编辑:黑土;出品:碳链价值
自2020年以来,「比特币减半」和「央行数字货币」就一直是圈内最火热的话题。相比之下,2019年分外火爆的PoS明显冷淡了许多,无论是讨论热度还是关注人群都不复往年。于是有很多人心中产生疑问:PoS是不是不行了?它的前途究竟在哪儿?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又如何呢?
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01 比特币的成功不能证伪PoS
一种观点认为,基于PoW共识机制的比特币已经在加密货币中获取了全面胜利,而基于PoS共识机制的加密货币则已经基本失败。因此可以断定:PoS已是昨日黄花。
不过,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确实,目前真正在社区里获得广泛共识的比特币和以太坊,都是基于PoW共识机制的币种;而采用DPoS共识机制的EOS,以及采用PoS共识机制的Cosmos、AIgorand等其他项目,都只光鲜了一时,后面不仅币价大跌,社区也基本失去了声音。再加上2019年,有不少项目方借着PoS这股风潮滥发币种,主网却迟迟不上线,薅到钱就走,一些投资者对PoS产生了不好的观感。这些都是客观事实。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断定PoW比PoS强,PoW生态一定比PoS生态繁荣,甚至提前给PoS判死刑。原因如下:
首先,比特币的成功不代表其他PoW币种都能像其一样成功。事实上,在比特币之后,有很多项目方都采用了PoW共识机制,但都远不如比特币。目前PoW项目中市值占比较高的BCH、BSV都是比特币的分叉产物,与其说是作为PoW项目而成功,不如说是因为具有「比特币性」而成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究其原因,作为一种较为低效、去中心化效果更好的共识机制,PoW更适用于低频、单个区块价值承载量高的领域。这样的特性,注定让PoW公链上难以跑大型游戏,或者跑日常应用,但却非常适合用来打造对「去中心化」要求较高的「电子货币」或「数字黄金」。
不过,货币天然具有「共识收敛」和「赢者通吃」的特性。昔日号称「比特金,莱特银」的莱特币,其市值现在已经不足比特币的2%;在比特币硬分叉后曾试图与比特币一争高下的BCH,其市值现在也已经不足比特币的3%。而至于差异化发展的门罗币和达世币,他们的市值只剩下比特币的千分之二了。
BNB Chain上项目VPANDA DAO发生Rug Pull:金色财经报道,据SharkTeam链上分析平台ChainAegis安全监测显示:BNB Chain上项目VPANDA DAO发生Rug Pull,被盗资金约26.5万枚BUSD,转入地址0x33d2a493cea00918b02239604b94ad906d6eaf65。[2023/6/20 21:48:39]
可以预见的是,PoW的币种越多,除比特币外的其他币种能在市场上获取的共识也就越割裂,他们相对于比特币的竞争力也就越差。其最后结果,就是这些不跑应用、意图做「电子货币」的PoW币种共识统统被比特币收割。2019年,Grin和Beam一度火透了半个币圈,现在却已基本淡出主流投资者的视线之外,其原因正在于此。
因此,比特币的成功,对PoW项目们来说不仅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是摆在眼前的发展障碍。比特币不倒,其他依托PoW共识机制做「货币性」项目的团队,基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以太坊在其非常早期的时候,也曾致力于做一个更好的比特币,但幸运的是后面及时调整了愿景和构想,放弃了电子货币的目标,转向了全球虚拟计算机。智能合约与应用,让以太坊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比特币的道路,最后从其他PoW项目中脱颖而出。
不过,随着以太坊的日渐发展,PoW越来越不能够满足以太坊对性能扩展的需要。早在两年前,以太坊就开始准备转向PoS。近日,以太坊2.0开发者BenEdgington在以太坊线上虚拟峰会中表示,以太坊2.0的Staking服务最早将在今年7月启用。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不能因为暂时的失利而为PoS领域预设悲观立场,还要继续深入研究它。比特币是不可复制的。公链从业者们不要老想着回头去复制经典,而要不断往前走,为公链领域开辟新的道路。
02 PoS的理想和问题
在肯定PoS发展方向的同时,我们也要给PoS泼一瓢冷水。
Bitfarms:5月产出459枚BTC,售出414枚BTC:6月2日消息,比特币矿企 Bitfarms 在 5 月份总计出售 414 枚 BTC,占到其 5 月份 459 枚 BTC 总开采量的 90.19%。通过出售比特币资产 Bitfarms 获得了 1130 万美元收益并减少了 180 万美元债务。当前 Bitfarms 储备库内比特币总量达到 510 枚,年初至今比特币产量为 2,135 枚。[2023/6/2 11:54:00]
——我们无法断言PoS就是公链的未来。当前,PoS公链遇到了诸多问题,这也是导致许多参与者对其心灰意冷的原因。
摆在PoS公链眼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缺乏使用场景。高性能的公链做出来了,却找不到用途,结果就是链空在那里无人使用,币进入金融市场沦为炒作标的。这样一来,不管公链背后的研发团队有多牛,学术光环有多强,最后项目本身还是变成了「割韭菜」的噱头,只不过比某些低俗项目方看起来要高端罢了。
从笔者获取的信息来看,一些背景优秀的PoS项目方其实是想在行业中做一番事业的,他们老老实实做研发和推广,尽量不碰金融市场,让市场自己决定价格。可惜,由于所做的公链缺乏使用场景,项目代币无法从实际用途中捕获价值,最后这些币种还是被交给了金融市场中的大炒家定价,损害了整个生态的长期发展。
有人会问:「比特币不也缺乏使用场景吗?你无法用比特币来承载大量的智能合约,更无法用比特币来跑应用,但这也不妨碍比特币获取广大共识吧。」
然而,比特币所做的事情是成为「数字黄金」,成为一种价值贮藏的货币。这种特殊的产品本身是可以不具备任何使用价值的,只要不断凝聚人们的共识便可以成功。正如文章前面提到的,由于货币的「赢者通吃」属性,在比特币获取最强网络效应后,其他任何一种币种难以复制比特币的模式。事实上,不仅是PoS币种需要找到使用场景,任何一种想要获得长远成功的加密货币都应该找到使用场景,不然要么被比特币吞噬共识,要么沦为市场上的投机标的。
Circle计划于法国设立其欧洲总部:金色财经报道,USDC 发行商 Circle 的 CEO Jeremy Allaire 表示,Cirlce 欧洲总部计划设立在巴黎,因为其加密友好的环境。巴黎将成为其欧元稳定币 EUROC 的基地。[2023/3/21 13:17:27]
摆在PoS公链眼前的第二大问题,则是治理的失败,甚至是缺位。
最初,人们对PoS机制抱有很高期望。在PoS机制被推出之前,开发者们抨击PoW,称它将公链最为关键的决策权交给了矿工而不是持币者,让持币者的利益被矿工代表。此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治理机制,社区会为一些关键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不仅问题没有解决,反而使链分叉。
以比特币扩容为例,比特币的扩容必须获得多数矿工的同意才能执行,然而受地理位置、电费条件、矿机生产等多因素限制,比特币的矿工群体高度集中在中国。这样一来,比特币最为关键的扩容事项就变成了一国之内某些大矿工的决定。再加上比特币的矿工群体逐利性极强,缺乏对比特币生态和愿景的必要认知,开发者、比特币持币者和矿工之间便充满了矛盾。比特币持币者抱怨自己的声音被矿工们代表,比特币开发者抨击不懂开发的矿工根据自己的利益选择比特币的发展方向,而承受了诸多压力的矿工则把开发者们骂了个狗血淋头。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最后陷入了分裂。
社区是复杂的。一个好的社区必须要有好的治理。它既能协调社区的利益,不能让生态的某一个环节独占了生态的话语权,又能有一个比较低的治理门槛,尽量让大多数人都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在中本聪的早期构想中,比特币以CPU的形式进行挖矿,可以实现电脑的「一人一票」。但在后来,随着挖矿设备不断升级,挖矿门槛也越来越高,普通人很难参与到社区治理了。比特币的治理从此告别机器民主,被少数精英垄断。
相较于PoW,PoS曾经试图提供一个让普通人参与社区治理的机会,即「持币者天然持有选票」。然而,随着Staking的兴起,这种机制迅速滑向了资本主义,持币者的票权被集中到了少数大节点手中。在绝大多数持币者看来,选择把票投给某个节点的核心标准就是节点给多少收益,至于节点为社区做出了哪些贡献,提出了哪些决议,持币者们一概不研究。如此一来,社区治理约等于无。
Solana生态DeFi协议Friktion:关闭其前端网站,敦促客户提取资金:1月27日消息,基于Solana的投资组合管理平台Friktion表示,正在关闭其前端网站,敦促客户撤回资产。这意味着前端网站将不再提供相同的服务,但基础协议仍然可以在区块链上访问。
根据DeFiLlama数据显示,Friktion总市值已从去年4月的1.64亿美元峰值下降至500万美元,下降了约97%。据悉,该平台在运行期间交易了30亿美元,拥有超2万个用户钱包。
金色财经此前报道,去年11月,基于Solana的投资组合管理平台Friktion首次为机构客户推出了加密货币贷款产品。[2023/1/27 11:32:34]
在PoS机制被大规模投入实践之前,许多人曾对它抱有美好的幻想:它是比PoW更为民主的机制;它是提升TPS的机制;它是适合社区治理与协商的机制。但在PoS币种主网纷纷上线后大家才发现,无论是什么PoS币种,他们的大节点永远都是那几十个公司。这些公司熟于运营持币者社群,有的干脆就是大型交易所自己下场做节点,比如币安、火币、OK、库币等。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某些交易所甚至可以垄断一个PoS社区。
就像大家曾经质疑比特币被中国矿工们垄断一样,人们也质疑PoS币种已被交易所们玩弄于股掌之中。Steemit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虽然社区决定赶走「野蛮人」孙宇晨,但由于孙宇晨和币安之间的关系,币安最终挪用了用户的代币投票支持了孙宇晨,最后社区不得不采用硬分叉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利益。
虽然PoS曾想发起一场革命,但这场革命很快就受到了腐化,演变成了PoW那样少数节点巨头控制全网的局面。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03 一种构想:将投票权和收益分离
如何给PoS币种找到应用场景,或者说有哪些应用场景适合在PoS公链上运营,这是业界正在积极探索的话题,完全值得重写一篇文章进行讨论,在此就不提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以太坊转向PoS后,这个问题的走向将逐渐明朗起来。
STEPN发布STEPN市场网页版:7月15日消息,Move to Earn应用STEPN官方发推称,STEPN市场网页版今日上线。此前消息,STEPN推出生命值属性,需达到满值时运动鞋才能放置市场或转出。[2022/7/15 2:15:29]
眼下,治理可能是一个更为长远和关键的问题。和联盟链不同的是,公链是由社区驱动的。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成功,是其社区理想主义和实用路线并济的产物;然而现在的PoS代币,其社区早已沦为了炒币社群。真正能为公链长远发展起到卓越贡献的人物寥寥无几,持币者们纷纷将代币抵押给少数节点,以换来一些微薄的利息。在他们这样做的同时,也把手里的投票权和决策权让渡给了少数节点,让他们主导项目发展的走向。当一个项目的话语权被少数节点垄断,这个项目的玩家就难以扩张,其生命力也就慢慢枯萎了。
PoS走到了这样一个局面,是因为「民主」本身错了吗?不是。其根本原因,在于PoS给予持币者们的是一种「虚假的民主」。它把与投资混为一谈,向持币者提供了天然的贿选场所。它告诉投资者们:把票权给大节点,然后大节点给你钱。它不鼓励持币者们参与治理,反而鼓励持币者们用票换钱。这无疑是可悲的。
PoS币种们若想走出这种困境,就不得不考虑将社区治理和持币收益分离。如西方哲言所说,要「让上帝的归上帝,让凯撒的归凯撒」;同样,应当「让治理的归治理,让金钱的归金钱」。如果分不清这两点,就无法建立一个能够不断自发向外扩张的社区。
然而,我们应当如何实现这一点呢?
04 Staking注定是一门生意
我们不能把社区的未来押注在对社区成员的道德水准和责任心之上,不能要求他们放弃自己的利益,凭借基本的道德把票投给那些给钱少但干事多的节点。事实上,人性都是逐利的,Staking的金融属性只会越来越强,其治理属性则只可能越来越弱。Staking已然在金融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趋势。
从项目方的角度来看,Staking的初衷是维护链本身的安全性:全网被质押的代币越多,链的安全性越高。此外,Staking意在鼓励持币者参与社区治理,那些不委托参与节点治理和社区投票的持币者们无法获得收益,只能坐视通胀和手中的权益稀释。
Staking机制设计的本意是很理想的。然而,多数人真正关心的是怎样赚钱。
Stafi团队指出了参与staking用户的核心诉求:「一般情况下,进行质押的代币会被锁仓一定的时间,如ATOM是21天,Tezos是21天,IOTX是7天,PCX是3天。需要注意的是锁仓期间的代币无法进行交易,加密代币的价格波动比较大,锁仓的质押代币也承担了风险,虽然质押后有一定的年化收益,但二级市场上的波动很可能会抵消对应的法币收益,甚至有可能使收益变成负数。」
Cosmos和Tezos之所以设置这么长的质押解绑时间,就是为了防止大节点作恶,或者说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发现节点的恶行并施加惩罚。但对于普通持币者来说,质押时间过长就意味着,为了拿到那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的币利,必须承担长期质押带来的币价变动风险。这里出现了一个微妙的利益缝隙·。
说得更露骨一点,大多数持币者根本不在乎是否能够参与社区治理,更不觉得自己对社区有什么责任,持币就是为了炒币。Staking冻结了流动性,让他们无法「愉快地」炒币,这才是用户希望解决的痛点。
于是,以Pool-X为代表的Staking质押权流动性市场应运而生。在这个流动性市场里,用户可以交易质押资产,从而快速退出质押状态。这项崭新的业务进一步加深了Staking的金融化——它相当于为用户尚未到期的资产发行了一个债券,让用户在资产到期之前便可以交易退出。
在Pool-X之后,币安等其他大型交易所纷纷跟风,推出了Soft-Staking,其本质是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随时都能取走的活期存款业务。基于Substrate开发的提供质押资产流动性的去中心化协议Stafi也随之问世,不久就获得了Web3基金会Grant。
在流动性市场兴起后,用户的交易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Staking的治理属性则愈发弱化,治理更加变成了少数大节点们的游戏。这正是Steemit事件发生的背景。
05 治理的曙光:预算系统
从市场给出的答案来看,Staking的金融属性已经完全压倒了其治理属性。设计师们原本指望PoS创造一个人人参与,用币投票的社区,结果却自发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金融产品,所谓的人人参与治理也变成了人人参与交易和投机。
既然Staking的高度金融化是市场的选择,那么指望Staking褪去金融属性,增强社区治理肯定是不现实的。若要重塑治理,需要引入新的机制。
在这里,达世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在达世币的一个区块被挖出后,45%区块奖励给矿工、45%给主节点,另外10%给了「预算系统DASHDAO」。这个组织能从区块奖励中抽取10%的费用,为网络发展提供激励和预算。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中的任何人都可以申请DASHDAO的预算,只不过提交议案有一定成本。在提交议案后,主节点将对提案进行投票,赞成票-反对票>主节点总量的10%即可通过。
可惜,Dash的目标是成为比特币的竞品。在比特币强大网络效应的基础上,我们很难指望Dash杀出重围。但Dash所采用的「预算系统」确实可以为当下治理缺位的PoS币种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匿名币Zcash也采用了和Dash较为相似的治理模式,但这种治理模式是半中心化的。该币种设置了创始人奖励,会自动抽取矿工奖励的20%给开发者。这种做法确保了开发进程的可持续性,但留给社区讨论的空间并不大,因而参与度也不高。
在国内,EOSC对预算系统进行了较为激进的探索,区块奖励中进入预算系统的资金高达30%。所有社区成员都可以向预算系统申请资金,并用这笔钱为社区服务。由于从预算申请到预算审批再到拨款,整个过程都在链上,全程公开透明,因此较好地摆脱了个别势力的操纵。
而以治理闻名的DCR,自然也少不了预算系统。DRC采用的「链下POLITEIA提案系统」,是一个抗审查并且区块链锚定的公共提案系统,任何用户可以按规范提交相关项目发展提案,所有持有者进行投票表决,通过后可以从社区基金中筹措资金。DCR社区认为,这样可以将项目打造成一个自我输血供血的生命体。
除了上述这些项目之外,也有一些新的项目计划配置预算系统,比如Pool-X等。
从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开放、具有生命力和扩张力的社区,是一条公链成功的前提。没有社区,「公链」的「公」字就说不通,就可以去掉,退化成联盟链。在Staking丧失治理属性后,内嵌在项目内的预算系统让PoS项目有了重燃活力的可能,这是PoS之幸。
06 小结
比特币是公链最惊艳的开端。但在其问世后的十年时间里,众多公链中竟未能形成新的、真正划时代的公链,这不免令人惋惜。
从当下看,PoS仍然是公链最值得尝试的一个方向。不过,在实践过程中,PoS公链也暴露出来了两大问题:第一,未能同实际使用场景相结合;第二,公链内部缺乏治理。这些问题制约着PoS公链的推广和发展。
现在不是PoS公链们说放弃的时候,也不是我们放弃PoS公链们的时候。未来,PoS公链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公链必须继续摆脱比特币的辉煌继续往前走,否则,公链叙事便会跌落到澳本聪所说的「最后只剩比特币一条链」的可悲情景中去。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